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研究的工程实践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管道腐蚀机理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1.3 管道剩余壁厚相关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三元复合驱套管腐蚀机理研究 | 第16-30页 |
2.1 宏观分析 | 第16-20页 |
2.1.1 宏观腐蚀形貌观察 | 第16-18页 |
2.1.2 套管钢成分分析 | 第18-19页 |
2.1.3 硬度测试 | 第19-20页 |
2.2 微观分析 | 第20-24页 |
2.2.1 金相组织分析 | 第20页 |
2.2.2 腐蚀产物微观形貌观察 | 第20-22页 |
2.2.3 腐蚀产物微区成分分析 | 第22-23页 |
2.2.4 腐蚀产物XRD分析 | 第23-24页 |
2.3 三元复合驱油井采出液、垢质及酸洗液检测 | 第24-26页 |
2.3.1 采出液的成分检测结果 | 第24-25页 |
2.3.2 不同浓度防垢剂电导率检测结果 | 第25-26页 |
2.3.3 垢质的检测 | 第26页 |
2.4 套管腐蚀机理分析 | 第26-29页 |
2.5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腐蚀管道临界剩余壁厚的有限元计算 | 第30-51页 |
3.1 有限元分析方法概述 | 第30-33页 |
3.1.1 有限元分析具体流程 | 第30-32页 |
3.1.2 利用ANSYS13.0 有限元软件的分析步骤 | 第32-33页 |
3.2 含腐蚀缺陷套管临界剩余壁厚的ANSYS计算流程 | 第33-50页 |
3.2.1 ANSYS计算的具体流程 | 第33-35页 |
3.2.2 计算结果的后处理 | 第35-50页 |
3.3 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套管腐蚀区应力室内模拟实验 | 第51-57页 |
4.1 管道剩余壁厚承压实验 | 第51-52页 |
4.2 管道剩余壁厚承压实验结果 | 第52-53页 |
4.3 有限元模拟与承压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53-56页 |
4.4 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临界剩余壁厚计算模块的建立 | 第57-63页 |
5.1 临界剩余壁厚计算模块的建立 | 第57-62页 |
5.1.1 ANSYS软件计算模块的功能 | 第57页 |
5.1.2 ANSYS软件优化设计模块的二次应用 | 第57-62页 |
5.2 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