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一、案由 | 第14页 |
二、案情 | 第14-16页 |
三、案件焦点 | 第16页 |
(一) 违法经营、创收所得及节余资金是否属于国有资产 | 第16页 |
(二) 领导干部多分和只分给少数人是否属于共同贪污 | 第16页 |
四、分析与讨论 | 第16-32页 |
(一) 违法经营、创收所得及节余资金是否属于国有资产 | 第16-20页 |
1. “国有资产”的定义 | 第17页 |
2. 关于界定“国有资产”的理论观点 | 第17-18页 |
3. 本案中涉案资产的产权认定 | 第18-20页 |
(二) 领导干部多分和只分给少数人是否属于共同贪污 | 第20-22页 |
1.犯罪主体不同 | 第20-21页 |
2. 主观方面不同 | 第21页 |
3. 客体方面不同 | 第21页 |
4. 客观方面不同 | 第21页 |
5. 本案不属于共同贪污犯罪 | 第21-22页 |
(三) 对本案属于私分国有资产罪的认定 | 第22-29页 |
1. 主体的认定 | 第22-23页 |
2. “违反国家规定”的认定 | 第23-24页 |
3. “以单位名义”的认定 | 第24-25页 |
4. 对“集体私分给个人”的认定 | 第25-27页 |
5. 数额的认定 | 第27-29页 |
(四) 司法实践中关于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几个问题 | 第29-32页 |
1. 国有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职能部门能否成为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体 | 第29-30页 |
2. 政府成立的临时性机构可否成为该罪的犯罪主体 | 第30页 |
3. 关于“国有公司”的一个问题 | 第30-31页 |
4. 国有单位发放福利问题 | 第31页 |
5. 小金库问题 | 第31-32页 |
五、研究结论与立法建议 | 第32-34页 |
(一) 本文研究结论 | 第32-33页 |
(二) 立法建议 | 第33-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