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选题的意义 | 第9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9-10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4 论文逻辑结构 | 第10-11页 |
2 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管理概述 | 第11-18页 |
2.1 集团客户和信贷风险概述 | 第11-13页 |
2.1.1 集团客户的概念与特点 | 第11-12页 |
2.1.2 信贷风险的概念与特点 | 第12-13页 |
2.2 集团客户信贷风险概述 | 第13-15页 |
2.2.1 集团客户信贷风险概念 | 第13-14页 |
2.2.2 集团客户的信贷风险特征 | 第14页 |
2.2.3 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的主要类型 | 第14-15页 |
2.3 集团客户信贷风险成因与风险管理理论综述 | 第15-18页 |
2.3.1 信贷风险成因理论 | 第15-16页 |
2.3.2 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管理理论 | 第16-18页 |
3 民生银行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第18-28页 |
3.1 民生银行概况 | 第18-21页 |
3.1.1 民生银行简介 | 第18-19页 |
3.1.2 民生银行集团客户特点 | 第19-21页 |
3.2 民生银行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 第21-28页 |
3.2.1 民生银行风险管理原则 | 第21-22页 |
3.2.2 民生银行信用评级和授信管理方式 | 第22-24页 |
3.2.3 民生银行集团客户授信审批流程 | 第24-26页 |
3.2.4 民生银行风险预警 | 第26页 |
3.2.5 民生银行对集团客户的风险控制 | 第26-28页 |
4 民生银行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主要原因 | 第28-38页 |
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8-33页 |
4.1.1 集团客户审批管理方式存在缺陷 | 第28-29页 |
4.1.2 客户经理的业务素质难以满足客户需求 | 第29-31页 |
4.1.3 集团客户存在不规范行为 | 第31-33页 |
4.1.4 信贷风险控制制度缺乏有效的执行 | 第33页 |
4.2 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3-38页 |
4.2.1 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影响 | 第33-35页 |
4.2.2 信贷风险管理不够完善 | 第35-36页 |
4.2.3 缺乏相应的外部制约机制 | 第36-38页 |
5 民生银行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管理对策 | 第38-48页 |
5.1 吸取国外商业银行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管理经验 | 第38-39页 |
5.1.1 遵循同一借款人原则 | 第38页 |
5.1.2 建立全球客户经理网络 | 第38-39页 |
5.1.3 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 | 第39页 |
5.2 推进组织模式的优化 | 第39-41页 |
5.2.1 提高集团客户的经营管理层次 | 第39-40页 |
5.2.2 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 第40页 |
5.2.3 优化内部审批流程和机制 | 第40-41页 |
5.3 加强贷前审查 | 第41-43页 |
5.3.1 选择合适的集团客户 | 第41页 |
5.3.2 抓住集团客户的核心特征 | 第41-42页 |
5.3.3 对关联交易进行严格的控制 | 第42页 |
5.3.4 对集团客户的审批方式进行细化 | 第42-43页 |
5.4 完善客户信贷管理手段 | 第43-48页 |
5.4.1 确定合适的授信额度和方式 | 第43-44页 |
5.4.2 提升信息管理手段 | 第44-45页 |
5.4.3 大力发展新型业务 | 第45页 |
5.4.4 完善风险预警指标 | 第45-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