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古生物学论文--古植物学论文

青藏高原若尔盖泥炭地孢粉记录的全新世以来植被和环境变化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1.1 全新世环境变化的研究进展第10-12页
    1.2 泥炭在古环境研究中的进展第12-13页
    1.3 孢粉在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第13-17页
        1.3.1 孢粉学研究进展第13-14页
        1.3.2 青藏高原全新世以来孢粉学研究进展第14-17页
    1.4 选题意义与拟解决的科学问题第17-18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第18-23页
    2.1 盆地地貌与地质概况第19页
    2.2 气候和水文第19-21页
        2.2.1 气候条件第19-20页
        2.2.2 水文条件第20-21页
    2.3 植被与土壤第21-22页
        2.3.1 植被概况第21-22页
        2.3.2 土壤状况第22页
    2.4 若尔盖盆地研究点概况第22-23页
第三章 研究方法第23-30页
    3.1 岩芯钻取和年代测定第23-25页
    3.2 烧失量分析方法第25-26页
    3.3 孢粉分析技术第26-30页
        3.3.1 孢粉样品的提取技术第26-28页
        3.3.2 孢粉样品鉴定第28页
        3.3.3 孢粉数据处理第28-30页
第四章 ZB10-C9记录的植被状况和环境变化第30-41页
    4.1 ZB10-C9钻孔岩性第30页
    4.2 烧失量分析结果第30-34页
    4.3 孢粉分析结果第34-41页
        4.3.1 主要孢粉类型及百分比第34-35页
        4.3.2 孢粉带划分第35-39页
        4.3.3 孢粉组合主成分分析(PCA)结果第39-41页
第五章 若尔盖盆地及青藏高原东部植被与气候变化第41-52页
    5.1 代用指标意义探讨第41-44页
        5.1.1 孢粉的植被指示意义第41-43页
        5.1.2 孢粉的环境指标探讨第43-44页
        5.1.3 其他代用指标(样品干密度)环境指示意义第44页
    5.2 若尔盖盆地ZB10-C9孔~11.4 ka BP以来的植被重建第44-46页
    5.3 孢粉记录与其他古环境指标的对比和讨论第46-48页
    5.4 若尔盖盆地全新世气候事件第48-49页
    5.5 青藏高原东部地区~11.4 ka BP以来植被、气候变化与机制第49-5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2-54页
    6.1 结论第52-53页
    6.2 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2页
图版Ⅰ第62-63页
图版Ⅱ第63-64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多/高光谱与高程数据联合分类研究
下一篇:基于压缩感知的星地混合OFDM系统信道估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