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浮力块的柔性立管涡激振动特性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9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 ·立管涡激振动的研究热点 | 第13-15页 |
| ·立管涡激振动数值及试验研究现状 | 第15-26页 |
| ·涡激振动数值预报模型研究 | 第15-17页 |
| ·立管涡激振动的试验研究 | 第17-21页 |
| ·带浮力块及抑制装置的立管涡激振动研究现状 | 第21-26页 |
| ·总结 | 第26页 |
| ·本文的创新点及主要工作 | 第26-29页 |
| 第2章 立管涡激振动基本理论 | 第29-49页 |
| ·漩涡形成 | 第29-30页 |
| ·尾流形式 | 第30-32页 |
| ·涡激振动 | 第32-34页 |
| ·涡激振动基本参数及特性 | 第34-41页 |
| ·流体力参数 | 第34-36页 |
| ·结构参数 | 第36-37页 |
| ·流体结构物相互作用参数 | 第37-41页 |
| ·涡激振动流体力分析 | 第41-44页 |
| ·大细长比立管的涡激振动 | 第44-47页 |
| ·时间共享概念 | 第45页 |
| ·能量输入和能量输出区 | 第45-46页 |
| ·行波概念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第3章 带有浮力块立管VIV数值模拟 | 第49-58页 |
| ·前言 | 第49页 |
| ·基本理论 | 第49-52页 |
| ·数值模拟内容 | 第52-53页 |
| ·模型参数 | 第52页 |
| ·流剖面参数 | 第52页 |
| ·模拟工况 | 第52-53页 |
|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53-57页 |
| ·不同浮力块覆盖率下立管涡激振动响应特性 | 第53-55页 |
| ·不同浮力块布置方式下涡激振动响应特性 | 第55-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4章 立管涡激振动试验描述 | 第58-71页 |
| ·引言 | 第58页 |
| ·试验目的 | 第58-59页 |
| ·试验设施 | 第59-60页 |
| ·试验模型 | 第60-65页 |
| ·裸露立管模型 | 第60-61页 |
| ·螺旋列板模型 | 第61-63页 |
| ·浮力块模型 | 第63-65页 |
| ·试验数据测量、监视系统 | 第65-68页 |
| ·坐标系 | 第65-66页 |
| ·传感器与采集系统 | 第66-68页 |
| ·试验内容 | 第68-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 第5章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第71-98页 |
| ·模态分析法理论 | 第71-75页 |
| ·模态分析法的应用分析 | 第75-85页 |
| ·阵型函数对模态分析的影响 | 第75-80页 |
| ·模态混淆现象 | 第80-83页 |
| ·试验数据噪声分析 | 第83-85页 |
| ·疲劳损伤率计算方法 | 第85-86页 |
| ·涡激振动试验数据分析流程 | 第86-97页 |
| ·数据预处理 | 第86-91页 |
| ·模态分析 | 第91-96页 |
| ·疲劳损伤率计算 | 第96-97页 |
|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 第6章 试验结果分析 | 第98-121页 |
| ·裸露立管VIV特性分析 | 第98-102页 |
| ·裸露立管位移响应 | 第98-100页 |
| ·裸露立管主导模态与主导频率 | 第100-102页 |
| ·带螺旋列板立管VIV特性分析 | 第102-108页 |
| ·应变与位移对比分析 | 第102-106页 |
| ·主导模态与响应频率 | 第106-107页 |
| ·抑制效率分析 | 第107-108页 |
| ·带浮力块立管VIV特性分析 | 第108-115页 |
| ·100%浮力块覆盖下的 VIV 响应 | 第108-111页 |
| ·不同浮力块覆盖下立管VIV响应 | 第111-115页 |
| ·带浮力块立管及螺旋列板立管VIV特性分析 | 第115-11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8-121页 |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1-125页 |
| ·全文总结 | 第121-123页 |
| ·研究展望 | 第123-12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5-131页 |
| 致谢 | 第131-13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132-133页 |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获奖及专利情况 | 第133-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