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11页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3 核主泵简介 | 第12-13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7页 |
1.7 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核主泵的数值计算方法与试验验证 | 第18-29页 |
2.1 模型泵的计算 | 第18-19页 |
2.2 模型泵的主要参数 | 第19-20页 |
2.3 网格划分和无关性验证 | 第20-21页 |
2.4 数值计算方法 | 第21-26页 |
2.4.1 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 | 第21-22页 |
2.4.2 湍流模型分类 | 第22-24页 |
2.4.3 边界条件及求解控制 | 第24-26页 |
2.5 试验验证 | 第26-28页 |
2.5.1 性能测试方法 | 第26-27页 |
2.5.2 试验对比 | 第27-2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导叶周向位置对核主泵叶轮径向力的影响 | 第29-39页 |
3.1 计算模型建立和模型算法 | 第29-30页 |
3.2 导叶周向位置对泵能量外特性的影响 | 第30-31页 |
3.3 导叶周向位置对叶轮径向力的影响 | 第31-34页 |
3.3.1 叶轮径向力时域特性分析 | 第31-32页 |
3.3.2 叶轮径向力频域特性分析 | 第32页 |
3.3.3 叶轮径向力矢量特性分析 | 第32-33页 |
3.3.4 叶轮径向力值域分析 | 第33-34页 |
3.4 同一周向位置不同工况对叶轮径向力的影响 | 第34-37页 |
3.4.1 叶轮径向力时域特性分析 | 第34-35页 |
3.4.2 叶轮径向力频域特性分析 | 第35-36页 |
3.4.3 叶轮径向力矢量特性分析 | 第36-37页 |
3.4.4 叶轮径向力值域分析 | 第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4章 导叶轴向位置对核主泵叶轮径向力的影响 | 第39-47页 |
4.1 计算模型建立与模型算法 | 第39-40页 |
4.2 导叶轴向位置对核主泵水力性能的影响 | 第40-41页 |
4.3 导叶轴向位置对叶轮径向力的影响 | 第41-45页 |
4.3.1 叶轮径向力时域特性分析 | 第41-42页 |
4.3.2 叶轮径向力频域特性分析 | 第42-43页 |
4.3.3 叶轮径向力矢量特性分析 | 第43-44页 |
4.3.4 叶轮径向力值域分析 | 第44-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5章 核主泵导叶与压水室匹配对泵内特性分析 | 第47-57页 |
5.1 计算模型 | 第47-48页 |
5.2 导叶与环形压水室匹配对泵内部定常分析 | 第48-52页 |
5.2.1 导叶与压水室匹配对核主泵内部压力分析 | 第48-49页 |
5.2.2 导叶与压水室匹配对核主泵内部速度场分析 | 第49-51页 |
5.2.3 导叶与压水室匹配对核主泵内部湍动能分析 | 第51-52页 |
5.3 导叶与压水室匹配对泵内部非定常分析 | 第52-55页 |
5.3.1 不同导叶轴向位置下压力脉动监测点的布置 | 第52-53页 |
5.3.2 不同导叶轴向位置对叶轮出口压力脉动的影响 | 第53-5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一、结论 | 第57-58页 |
二、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