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25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1.1 选题依据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前人工作基础 | 第13-21页 |
1.2.1 基础地质 | 第14-17页 |
1.2.2 地热地质 | 第17-20页 |
1.2.3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第20-21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1-2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2-25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25-39页 |
2.1 地理概况 | 第26页 |
2.2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6-31页 |
2.3 地质条件 | 第31-37页 |
2.3.1 大地构造 | 第31-32页 |
2.3.2 断裂 | 第32-34页 |
2.3.3 地层 | 第34-37页 |
2.4 小结 | 第37-39页 |
第3章 研究区地热地质基本特征 | 第39-63页 |
3.1 地热地质基本特征调查 | 第39-42页 |
3.1.1 资料收集 | 第39-40页 |
3.1.2 水文地质调查 | 第40页 |
3.1.3 水样采集及水化学测试分析 | 第40-42页 |
3.2 热储层及盖层特征 | 第42-52页 |
3.2.1 觅子店新凹陷热储分布及储-盖层组合 | 第42-48页 |
3.2.2 牛堡屯-大孙各庄迭凹陷热储分布及储盖层组合 | 第48-51页 |
3.2.3 固安-武清新断陷热储分布及储盖层组合 | 第51-52页 |
3.3 地温场 | 第52-56页 |
3.4 地热水水化学特征 | 第56-58页 |
3.5 地热水水质 | 第58-62页 |
3.5.1 理疗热矿水评价 | 第58-59页 |
3.5.2 蚀性评价 | 第59-60页 |
3.5.3 结垢性评价 | 第60-62页 |
3.6 小结 | 第62-63页 |
第4章 夏垫断裂带特征调查研究 | 第63-92页 |
4.1 夏垫断裂带特征调查 | 第63-65页 |
4.2 地震资料及解译 | 第65-71页 |
4.3 磁法资料及成果解译 | 第71-76页 |
4.3.1 测线测量成果 | 第71-75页 |
4.3.2 面积性工作成果 | 第75-76页 |
4.4 重力资料及成果解译 | 第76-82页 |
4.4.1 推断解释依据 | 第76-77页 |
4.4.2 测线测量成果 | 第77-81页 |
4.4.3 面积性工作成果 | 第81-82页 |
4.5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成果解译 | 第82-88页 |
4.5.1 推断解释依据 | 第82页 |
4.5.2 反演解释成果 | 第82-88页 |
4.6 地球物理成果分析 | 第88-91页 |
4.7 小结 | 第91-92页 |
第5章 夏垫断裂带对地热地质条件的控制机制 | 第92-98页 |
5.1 对储-盖层分布的控制作用 | 第92-93页 |
5.2 对地温场的影响 | 第93页 |
5.3 对储层赋水性的影响 | 第93-96页 |
5.4 小结 | 第96-9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8-100页 |
6.1 结论 | 第98页 |
6.2 展望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2页 |
作者简介 | 第102-103页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