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公司业务内部评级指标优化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理论综述 | 第9-14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简述 | 第9-11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简述 | 第11-12页 |
1.2.3 巴塞尔协议与内部评级法简述 | 第12-14页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第2章 平安银行公司业务内部评级指标体系分析 | 第17-24页 |
2.1 平安银行内部评级介绍 | 第17-20页 |
2.1.1 平安银行简介 | 第17-18页 |
2.1.2 平安银行内部评级指标体系介绍 | 第18-20页 |
2.2 平安银行公司业务内部评级指标体系分析评价 | 第20-22页 |
2.2.1 评级等级评价 | 第20-21页 |
2.2.2 定量指标设置评价 | 第21页 |
2.2.3 定性指标设置评价 | 第21页 |
2.2.4 指标权重评价 | 第21-22页 |
2.3 平安银行公司业务内部评级优化思路 | 第22-24页 |
2.3.1 客户划分优化 | 第22页 |
2.3.2 评级等级及主标尺优化 | 第22-23页 |
2.3.3 定量指标优化 | 第23页 |
2.3.4 定性指标优化 | 第23-24页 |
第3章 平安银行公司业务内部评级定量指标优化 | 第24-43页 |
3.1 数据准备 | 第24-27页 |
3.1.1 数据准备 | 第24-25页 |
3.1.2 数据补录 | 第25-26页 |
3.1.3 数据清洗 | 第26-27页 |
3.2 客户划分 | 第27-30页 |
3.2.1 划分依据 | 第27-28页 |
3.2.2 规模分析 | 第28页 |
3.2.3 划分方案 | 第28-30页 |
3.3 评级等级与主标尺划分 | 第30-32页 |
3.3.1 评级等级划分要求 | 第30页 |
3.3.2 评级等级与主标尺设定思路与规则 | 第30-31页 |
3.3.3 评级等级与主标尺方案 | 第31-32页 |
3.4 确定违约样本 | 第32-34页 |
3.4.1 违约标准 | 第32-33页 |
3.4.2 违约样本提取 | 第33-34页 |
3.5 确定活跃客户样本 | 第34-35页 |
3.5.1 活跃客户定义 | 第34页 |
3.5.2 活跃客户样本提取 | 第34-35页 |
3.6 确定定量指标 | 第35-41页 |
3.6.1 定量指标选取原则 | 第35-36页 |
3.6.2 指标区分能力 | 第36-37页 |
3.6.3 离群值处理 | 第37-38页 |
3.6.4 缺失值处理 | 第38-39页 |
3.6.5 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第39页 |
3.6.6 指标的共线性分析 | 第39-40页 |
3.6.7 定量指标选定 | 第40-41页 |
3.7 定量指标权重校准 | 第41-43页 |
3.7.1 定量指标权重设定 | 第41-42页 |
3.7.2 定量指标权重验证 | 第42-43页 |
第4章 平安银行公司业务内部评级定性指标优化 | 第43-50页 |
4.1 定性指标调研 | 第43-47页 |
4.1.1 定性指标维度分析 | 第43-45页 |
4.1.2 定性指标分行调研 | 第45-47页 |
4.2 定性指标排序 | 第47-48页 |
4.2.1 定性指标排序原则 | 第47页 |
4.2.2 定性指标排序 | 第47-48页 |
4.3 定性指标校准 | 第48-50页 |
4.3.1 定性指标校准方法 | 第48页 |
4.3.2 定性指标验证 | 第48-50页 |
第5章 平安银行公司业务内部评级指标综合运用 | 第50-60页 |
5.1 房地产企业内部评级定量指标评级应用 | 第50-52页 |
5.1.1 定量指标选择 | 第50-51页 |
5.1.2 定量指标分档设置 | 第51-52页 |
5.1.3 定量指标权重设置 | 第52页 |
5.2 房地产企业内部评级定性指标评级应用 | 第52-57页 |
5.2.1 定性指标选择 | 第52-53页 |
5.2.2 定性指标分档设置 | 第53-56页 |
5.2.3 定性指标权重设置 | 第56-57页 |
5.3 房地产企业评级结果计算 | 第57-60页 |
5.3.1 定量指标与定量指标综合权重设置 | 第57-58页 |
5.3.2 违约概率计算 | 第58-59页 |
5.3.3 评级等级及主标尺对应 | 第59-6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结论 | 第60-61页 |
6.2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作者简历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