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水土保持论文--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论文

黄土坡面土壤养分随地表径流流失及动力模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引言第9-25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土壤养分随地表径流迁移机理研究第9-14页
        1.2.1 降雨和坡面水流特征对土壤养分流失的影响第9-10页
        1.2.2 土壤特性对坡面养分流失的影响第10页
        1.2.3 地形条件对坡面养分迁移的影响第10-11页
        1.2.4 土地利用方式对养分流失的影响第11-12页
        1.2.5 坡面管理措施对坡地养分流失的影响第12-13页
        1.2.6 坡地养分流失的方式及途径第13-14页
    1.3 土壤养分随地表径流迁移的数学模型第14-22页
        1.3.1 土壤养分向地表径流传递数学模型第14-19页
        1.3.2 坡面养分传输数学模型第19-22页
    1.4 土壤养分随地表径流迁移的控制措施研究第22-23页
    1.5 目前存在的问题第23-24页
    1.6 本章小结第24-25页
2. 试验内容及方法第25-37页
    2.1 研究内容第25页
    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5-26页
        2.2.1 研究方法第25页
        2.2.2 技术路线第25-26页
    2.3 试验方法第26-37页
        2.3.1 试验站概况第26-27页
        2.3.2 试验系统第27-29页
        2.3.3 试验内容第29-33页
        2.3.4 试验过程第33-36页
        2.3.5 试验注意事项第36-37页
3 坡面水土养分迁移特征第37-67页
    3.1 降雨特征对坡面水土养分迁移特征的影响第37-43页
        3.1.1 雨强对坡面水土养分迁移特征的影响第37-39页
        3.1.2 雨量对坡面水土养分迁移总量的影响第39-40页
        3.1.3 雨滴动能对坡面水土养分迁移特征的影响第40-43页
    3.2 土壤特性对坡面水土养分迁移特征的影响第43-49页
        3.2.1 不同土壤质地对水土养分迁移特征的影响第43-46页
        3.2.2 不同初始含水量对水土养分迁移特征的影响第46-49页
    3.3 地形条件对坡面水土养分迁移特征的影响第49-54页
    3.4 地表覆盖对坡面水土养分迁移特征的影响第54-60页
    3.5 施加PAM对坡面水土养分迁移特征的影响第60-62页
    3.6 施肥方式对坡面水土养分迁移特征的影响第62-64页
    3.7 不同微地形表面对坡面水土养分迁移特征的影响第64-65页
    3.8 本章小结第65-67页
4 坡地地表产流和汇流数学模型第67-84页
    4.1 降雨条件下坡面产流和汇流数学模型及其求解第67-74页
        4.1.1 降雨条件下的坡面产流和汇流数学模型近似分析方法第67-69页
        4.1.2 模型准确性分析第69-72页
        4.1.3 坡面流速、水深及水动力参数随时间、位置的变化特征分析第72-74页
    4.2 水流冲刷条件下坡面水流数学模型第74-83页
        4.2.1 水流冲刷条件下坡面水流数学模型及其近似分析第74-76页
        4.2.2 参数确定第76-79页
        4.2.3 模型验证及其准确性第79-81页
        4.2.4 坡面水深、流速及动力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第81-83页
    4.3 本章小结第83-84页
5 土壤养分向地表径流传递的数学模型第84-117页
    5.1 土壤养分向地表径流传递的混合深度模型适用性评价第84-97页
        5.1.1 完全混合和不完全混合深度模型第84-86页
        5.1.2 等效混合深度模型第86-87页
        5.1.3 参数确定第87-96页
        5.1.4 模型适用性分析比较第96-97页
    5.2 土壤侵蚀作用的养分传递模型第97-116页
        5.2.1 降雨侵蚀条件下的养分传递模型第97-107页
        5.2.2 水流冲刷条件下养分传递模型第107-116页
    5.3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6 结论第117-120页
    6.1 主要结论第117-118页
        6.1.1 不同影响因子条件下水土养分迁移特征第117-118页
        6.1.2 数学模型描述坡面水分产汇流过程总结第118页
        6.1.3 数学模型描述坡面养分传递过程总结第118页
    6.2 主要创新点第118-119页
    6.3 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后期工作安排第119-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27页
致谢第127-129页
附录第129-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加压条件下煤颗粒快速脱挥发分成焦特性研究
下一篇:长江河口湿地沉积物中有机碳及微量元素的沉积埋藏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