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线路工程论文--线路构造论文--钢轨联接及扣件论文

地铁弹性分开式扣件合理垂向刚度匹配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概述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国内外地铁轨道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浮置板轨道第11页
        1.2.2 弹性支承块式轨道第11-12页
        1.2.3 嵌入式轨道结构第12-13页
        1.2.4 梯子式轨道结构第13页
    1.3 轨道扣件系统的分类第13-15页
    1.4 国内轨道交通常用的弹性分开式扣件第15-18页
        1.4.1 单趾弹簧扣件第15-16页
        1.4.2 DT弹条Ⅲ型扣件第16页
        1.4.3 DTⅥ2系列扣件第16-17页
        1.4.4 DTⅢ2系列扣件第17页
        1.4.5 ZX-2型扣件第17-18页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19页
第2章 扣件系统合理刚度相关理论第19-26页
    2.1 地铁安全性指标第19-20页
        2.1.1 脱轨系数第19-20页
        2.1.2 轮重减载率第20页
        2.1.3 轮轨横向力第20页
    2.2 扣件系统合理刚度的存在性第20-21页
    2.3 地铁扣件系统合理刚度的评价方法第21-25页
        2.3.1 动力学性能评价第21-22页
        2.3.2 减振降噪效果评价第22-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地铁扣件系统垂向合理刚度取值研究第26-37页
    3.1 车辆模型的建立第26-28页
        3.1.1 车辆模型及参数选取第26-27页
        3.1.2 轮轨接触模型第27页
        3.1.3 轨道不平顺的描述第27-28页
    3.2 地铁扣件系统垂向刚度敏感参数研究第28-35页
        3.2.1 车辆-轨道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及计算参数第28-29页
        3.2.2 车辆-轨道垂向耦合系统动力学指标计算第29-32页
        3.2.3 车辆-轨道垂向耦合系统动力学指标敏感性分析第32-35页
    3.3 地铁扣件系统垂向合理刚度确定第35-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4章 地铁弹性分开式扣件刚度匹配研究第37-52页
    4.1 地铁弹性分开式扣件动力学计算第37-42页
        4.1.1 计算模型及计算工况第37-38页
        4.1.2 车辆-轨道垂向耦合系统动力学指标计算第38-41页
        4.1.3 小结第41-42页
    4.2 地铁弹性分开式扣件减振降噪效果评价第42-49页
        4.2.1 计算模型及计算工况第42-43页
        4.2.2 力传递率计算结果第43-46页
        4.2.3 功率流计算结果第46-49页
    4.3 敏感频段分析第49-51页
    4.4 较优刚度匹配组合选取第51页
    4.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2-54页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52-53页
    5.2 本文存在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李宁公司线上线下营销渠道冲突问题研究
下一篇:中高含水油井泡沫暂堵分流酸化工艺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