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美学论文

中国传统闲逸美学与现代人的精神生态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3页
第一章 闲逸美学的内涵第13-45页
 第一节 闲逸美学提出的时代背景第13-23页
  一、对传统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拨第13-15页
  二、对传统社会劳动美学的补充第15-18页
  三、对英雄美学、崇高美学的纠偏第18-20页
  四、对资本主义文化传统的校正第20-23页
 第二节 闲逸美学的界定第23-35页
  一、闲逸美学的概念第23页
  二、作为生活美学的一部分第23-28页
  三、与劳动美学的关系第28-35页
 第三节 闲逸美学的性质第35-45页
  一、深刻的自然人性根基第35-40页
  二、鲜明的社会阶级特性第40-45页
第二章 闲逸美学的功能第45-58页
 第一节 政治社会的闲逸美学第45-50页
  一、什么是政治人社会第45-46页
  二、政治人社会的闲逸美学第46-50页
 第二节 经济社会的闲逸美学第50-54页
  一、什么是经济人社会第50-51页
  二、经济人社会的闲逸美学第51-54页
 第三节 生态社会的闲逸美学第54-58页
  一、从膨胀性社会走向稳态社会第54-55页
  二、稳态社会的闲逸美学第55-58页
第三章 闲逸美学与现代人的精神生态第58-83页
 第一节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第58-61页
  一、现代人精神生态的失衡第58-59页
  二、现代人精神生态的拯救第59-61页
 第二节 闲逸美学与精神生活的关系第61-79页
  一、从竞争进取到退让和谐第66-68页
  二、从向外扩张到向内挖掘第68-70页
  三、从机械集中到随意松散第70-72页
  四、从速度效率到缓慢悠闲第72-79页
 第三节 闲逸美学对本真自我的追寻第79-83页
  一、对外部世界的发现第79-81页
  二、对本真自我的追寻第81-83页
第四章 现代消费社会的闲逸美学第83-91页
 第一节 作为休闲的一种高层境界第83-85页
 第二节 当今“休闲”存在的误区第85-88页
  一、消费主义的绑架第85-87页
  二、身份地位的象征第87-88页
  三、浓厚的阶级特性第88页
 第三节 “闲逸”:自由精神的象征第88-91页
结论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9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情况第96-97页
后记第97-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论稿
下一篇: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