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SUMMARY | 第6-7页 |
第一部分 构建和描述插入EGFP基因的武汉株博卡病毒感染性克隆(pIHBoV1wh-GFP) | 第12-4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13-26页 |
1.2.1 HBoV的发现、命名和分类 | 第13-14页 |
1.2.2 HBoV的形态和结构 | 第14-15页 |
1.2.3 HBoV编码的蛋白及其功能 | 第15-18页 |
1.2.4 HBoV的复制方式 | 第18-22页 |
1.2.5 细小病毒AAV能容纳的基因组大小 | 第22页 |
1.2.6 细小病毒发夹结构及其功能 | 第22-24页 |
1.2.7 病毒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及其意义 | 第24-26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6-30页 |
2.1 细胞培养和转染、质粒构建及抗体 | 第26页 |
2.2 Western Blot实验 | 第26页 |
2.3 免疫荧光(IF)实验 | 第26页 |
2.4 扩增和纯化病毒粒子 | 第26-27页 |
2.5 RNA提取、病毒基因组分离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分析 | 第27页 |
2.6 病毒粒子的电镜观察(TEM) | 第27-28页 |
2.7 分离低分子量DNA(Hirt DNA)及Southern blot分析 | 第28-30页 |
第3章 实验结果 | 第30-38页 |
3.1 武汉株HBoV1感染性克隆-pIHBoV1wh的构建及其功能鉴定 | 第30-32页 |
3.2 插入EGFP基因的感染性克隆pIHBoVwh-GFP的构建及其功能鉴定 | 第32-38页 |
第4章 讨论 | 第38-42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2-44页 |
5.1 成功构建武汉株博卡病毒感染性克隆pIHBoV1wh | 第42页 |
5.2 成功构建插入EGFP的武汉株博卡病毒感染性克隆pIHBoV1wh-GFP | 第42-44页 |
第二部分 人博卡病毒(HBoV1) NS1、NS1-70 蛋白对NF-κB信号通路的调节 | 第44-9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44-66页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44-45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45-66页 |
1.2.1 天然免疫系统和NF-κB | 第45-62页 |
1.2.1.1 天然免疫系统(innate immune system)简介 | 第45-46页 |
1.2.1.2 天然免疫系统中的模式识别受体 | 第46-48页 |
1.2.1.3 NF-κB信号通路简介及其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 第48-51页 |
1.2.1.4 TNF-α 及其激活的NF-κB信号通路 | 第51-54页 |
1.2.1.5 NF-κB家族及p65的翻译后修饰 | 第54-57页 |
1.2.1.6 病毒对NF-κB的调节 | 第57-62页 |
1.2.2 HBoV的传播途径及流行病学 | 第62-63页 |
1.2.3 HBoV感染的诊断和临床症状 | 第63-64页 |
1.2.4 HBoV感染的免疫学特征 | 第64-66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66-72页 |
2.1 细胞培养、转染 | 第66页 |
2.2 质粒构建 | 第66-67页 |
2.3 抗体和细胞因子 | 第67页 |
2.4 荧光素酶报告实验 | 第67页 |
2.5 Western Blot实验 | 第67-68页 |
2.6 免疫共沉淀(Co-IP)实验 | 第68页 |
2.7 核质分离实验 | 第68-69页 |
2.8 免疫荧光(IF)实验 | 第69页 |
2.9 RNA提取和real-time PCR实验 | 第69页 |
2.10 DNA结合实验 | 第69-70页 |
2.11 数据统计学分析 | 第70-72页 |
第3章 实验结果 | 第72-86页 |
3.1 HBoV1近全长克隆抑制TNF-α 介导的NF-κB激活 | 第72页 |
3.2 HBoV1 NS1和NS1-70 蛋白抑制TNF-α 介导的NF-κB激活 | 第72-74页 |
3.3 HBoV1 NS1和NS1-70 蛋白干扰NF-κB信号通路 | 第74-75页 |
3.4 HBoV1 NS1和NS1-70 不抑制IκBα 的磷酸化和降解 | 第75-76页 |
3.5 HBoV1 NS1和NS1-70 蛋白不抑制p65的核转移 | 第76-79页 |
3.6 HBoV1 NS1和NS1-70 蛋白与内源性p65相互作用 | 第79-81页 |
3.7 HBoV1 NS1和NS1-70 阻止p65结合到 κB DNA元件上 | 第81-82页 |
3.8 HBoV1 NS1和NS1-70 与p65 NTD结构域相互作用 | 第82-84页 |
3.9 HBoV1 NS1蛋白而不是NS1-70 蛋白能够抑制p65磷酸化 | 第84-86页 |
第4章 讨论 | 第86-90页 |
第5章 结论 | 第90-92页 |
5.1 HBoV近全长克隆抑制TNF-α 介导的NF-κB激活 | 第90页 |
5.2 HBoV NS1和NS1-70 蛋白抑制NF-κB信号通路信号传导搭桥蛋白激活的NF-κB | 第90页 |
5.3 HBoV NS1和NS1-70 不影响IκBα 的磷酸化和降解,不抑制p65的核转移 | 第90页 |
5.4 HBoV NS1和NS1-70 与p65有相互作用,截短表达发现NS1和NS1-70 与p65 NTD结构域有相互作用 | 第90-91页 |
5.5 HBoV NS1和NS1-70 抑制p65结合到 κB DNA元件上 | 第91页 |
5.6 HBoV NS1抑制p65磷酸化而NS1-70 不抑制p65磷酸化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102页 |
附录一 缩略词表 | 第102-106页 |
附录二 作者简介 | 第106-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