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我国P2P网络借贷借款人信用风险的识别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3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第9-10页
        1.2.1 研究目的第9页
        1.2.2 研究方法第9-10页
    1.3 本文组织结构第10-11页
    1.4 本文创新及不足之处第11-13页
        1.4.1 本文创新第11页
        1.4.2 不足之处第11-13页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第13-15页
    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页
    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2.3 文献评述第14-15页
第3章 P2P网络借贷概述第15-25页
    3.1 P2P网络借贷的定义第15页
    3.2 P2P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第15-17页
        3.2.1 国外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现状第15-16页
        3.2.2 国内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现状第16-17页
    3.3 国内外网络借贷平台及其运营模式分析第17-22页
        3.3.1 国外网络借贷平台及其运营模式第17-19页
        3.3.2 国内网络借贷平台及其运营模式第19-22页
    3.4 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的表现类型第22-25页
第4章 P2P网络借贷借款人信用风险指标体系的建立第25-29页
    4.1 P2P网络借贷信用的相关理论概述第25-26页
        4.1.1 信用的含义第25页
        4.1.2 个人信用评价概述第25-26页
    4.2 借款人信用风险识别指标体系的建立第26-29页
第5章 借款人信用风险识别的实证分析第29-54页
    5.1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第29-31页
    5.2 基于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对借款人信用等级的实证分析第31-44页
        5.2.1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基本原理第31页
        5.2.2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基本形式第31-32页
        5.2.3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应用第32页
        5.2.4 实证分析第32-44页
    5.3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对借款人信用等级的实证分析第44-53页
        5.3.1 神经网络模型的概念和原理第44-46页
        5.3.2 BP神经网络模型的概念和原理第46-47页
        5.3.3 BP神经网络在风险识别方面的应用第47-48页
        5.3.4 实证分析第48-53页
    5.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6章 结论与建议第54-56页
    6.1 主要结论第54页
    6.2 对策建议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第59-60页
后记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ankyrin在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肝癌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下一篇:拟南芥和水稻减数分裂同源重组事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