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电子元件、组件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纳米尺度NiO忆阻器的机制和应用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1-42页
    1.1 忆阻器第11-21页
        1.1.1 忆阻器简介第11-15页
        1.1.2 忆阻器的忆阻行为第15-17页
        1.1.3 忆阻器的主要机制第17-21页
    1.2 NiO的忆阻行为第21-28页
        1.2.1 NiO的缺陷化学第22-24页
        1.2.2 NiO的单极性忆阻行为第24-26页
        1.2.3 NiO的双极性忆阻行为第26-28页
    1.3 纳米器件的忆阻行为第28-32页
        1.3.1 利用导电原子力显微镜表征的忆阻行为第28-30页
        1.3.2 自组装纳米结构的忆阻行为第30-32页
    1.4 忆阻器的应用第32-40页
        1.4.1 概述第33-35页
        1.4.2 应用中的串扰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第35-40页
    1.5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和研究内容第40-42页
第2章 实验方法第42-60页
    2.1 样品制备第42-47页
        2.1.1 脉冲激光沉积第42-45页
        2.1.2 磁控溅射第45-47页
    2.2 结构表征及物性测量第47-60页
        2.2.1 原子力显微镜第47-50页
        2.2.2 导电原子力显微镜第50-51页
        2.2.3 电子显微镜及电子能量损失谱第51-58页
        2.2.4 X射线衍射分析第58-60页
第3章 NiO双极性忆阻行为的机制第60-81页
    3.1 引言第60-61页
    3.2 NiO薄膜的生长和表征第61-63页
    3.3 NiO薄膜的双极性忆阻行为第63-72页
        3.3.1 NiO薄膜的忆阻器特性第63-66页
        3.3.2 NiO双极性忆阻行为对薄膜厚度和生长氧压的依赖第66-69页
        3.3.3 NiO双极性忆阻行为对测量环境氧压的依赖第69-72页
    3.4 NiO薄膜的离子空位表征第72-77页
        3.4.1 阴离子空位的表征第74-75页
        3.4.2 阳离子空位的表征第75-77页
    3.5 机制和讨论第77-80页
    3.6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4章 NiO纳米点的固有整流的阻变效应第81-104页
    4.1 引言第81-82页
    4.2 NiO纳米点的制备和表征第82-86页
        4.2.1 利用超薄多孔氧化铝模板制备NiO纳米点阵第82-84页
        4.2.2 NiO纳米点的形貌及结构表征第84-86页
    4.3 NiO纳米点的固有整流的忆阻行为第86-92页
        4.3.1 两种固有整流的忆阻行为第86-91页
        4.3.2 忆阻行为的性能参数第91-92页
    4.4 机制及讨论第92-99页
        4.4.1 大气和真空环境下的比较实验第92-94页
        4.4.2 界面机制的排除第94-96页
        4.4.3 内建同型同质主导的机制第96-99页
    4.5 最大存储阵列的计算第99-103页
    4.6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104-106页
    5.1 研究总结第104-105页
    5.2 展望第10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9页
致谢第119-121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21页
    个人简历第121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益主体视角下乡村经营模式研究--以山东省宁阳县为例
下一篇:政府视角下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过程评估方法研究--以奉化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