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

利益主体视角下乡村经营模式研究--以山东省宁阳县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0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1 城市化转型中乡村问题的升温第8页
        1.1.2 "三权分置"推动乡村市场化改革第8-9页
        1.1.3 乡村资源的地域服务功能逐渐显现第9页
    1.2 研究问题第9-10页
    1.3 研究意义第10页
    1.4 研究方法第10页
    1.5 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第10-18页
        1.5.1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10-12页
        1.5.2 增长联盟理论第12-13页
        1.5.3 相关研究进展第13-17页
        1.5.4 研究总结与评述第17-18页
    1.6 论文框架和技术路线第18-20页
第二章 理论框架:利益主体视角下乡村经营的概念与框架第20-36页
    2.1 利益主体视角下的乡村主体性解读第20-22页
        2.1.1 乡村主体缺失的负效应第20页
        2.1.2 乡村主体性的意义第20-22页
    2.2 乡村经营概念的新解第22-27页
        2.2.1 乡村经营的基础第22-23页
        2.2.2 乡村经营的概念辨析第23-26页
        2.2.3 利益主体的界定第26-27页
    2.3 乡村经营分析框架第27-36页
        2.3.1 利益主体的诉求第27-30页
        2.3.2 相关主体的诉求第30-31页
        2.3.3 分析框架第31-36页
第三章 实证问题:宁阳城乡发展的现状与城镇化困境第36-44页
    3.1 宁阳县城乡发展的现状第36-40页
        3.1.1 宁阳县简介第36-37页
        3.1.2 城乡扁平化发展,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总体较低第37页
        3.1.3 城市规模偏小,集聚带动能力不足第37-38页
        3.1.4 工业化水平较低,农业型经济特征明显第38-39页
        3.1.5 深厚的儒家文化成为县域城镇化的"双刃剑"第39-40页
    3.2 县域视角下的城镇化困境第40-44页
        3.2.1 单向拉动"作而不为",整体结构"二力缺失"第40页
        3.2.2 城市核心"强而不周",乡村腹地"厚而不发"第40-41页
        3.2.3 外力拉动"习而不得",内生动力"隐而不现"第41页
        3.2.4 小结第41-44页
第四章 实证思路:基于县域城镇化的宁阳乡村经营模式第44-56页
    4.1 政府主导的示范园区引领第44-46页
        4.1.1 主体行为第44页
        4.1.2 载体建设第44-45页
        4.1.3 效应反馈第45-46页
    4.2 企业主导的生产基地带动第46-48页
        4.2.1 主体与行为第46-47页
        4.2.2 载体建设第47-48页
        4.2.3 效应反馈第48页
    4.3 乡村主体主导的多元社区建设第48-52页
        4.3.1 主体行为第48-49页
        4.3.2 载体建设第49-51页
        4.3.3 效应反馈第51-52页
    4.4 小结第52-56页
        4.4.1 农户个体经营的补充第52-53页
        4.4.2 宁阳县乡村经营总体模式第53-54页
        4.4.3 经营下的县域聚落空间演变趋势第54-56页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第56-58页
    5.1 主要结论第56页
    5.2 不足之处第56-58页
致谢第58-60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60-64页
插图和附表清单第64-66页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6-68页
附录2 宁阳县农民城镇化意愿调查问卷第68-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铁磁/铁电多铁异质结构电场调控磁性的研究
下一篇:纳米尺度NiO忆阻器的机制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