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管理中的企业参与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第一节 选题的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4页 |
一、选题的背景 | 第11-12页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12-14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一、国内外文献梳理 | 第14-17页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总体评价 | 第17-18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8-21页 |
一、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8页 |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8-21页 |
第二章 企业参与灾害管理及其能力评价的必要性 | 第21-27页 |
第一节 企业参与灾害管理的特点 | 第21-23页 |
一、企业的特点 | 第21-22页 |
二、企业参与灾害管理的必要性 | 第22-23页 |
第二节 企业参与灾害管理能力评价的必要性 | 第23-27页 |
一、企业参与灾害管理能力评价的必要性 | 第23-24页 |
二、企业参与灾害管理能力评价的意义 | 第24-27页 |
第三章 企业灾害参灾害管理能力基本构成 | 第27-37页 |
第一节 企业的风险识别 | 第27-28页 |
第二节 企业参与灾害管理能力 | 第28-37页 |
一、减灾阶段的能力 | 第29-30页 |
二、备灾阶段的能力 | 第30-32页 |
三、响应阶段的能力 | 第32-33页 |
四、恢复阶段的能力 | 第33-37页 |
第四章 企业参与灾害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7-47页 |
第一节 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37-40页 |
第二节 赋权与模型的构建 | 第40-47页 |
一、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 第41-43页 |
二、构造判断矩阵并赋值 | 第43页 |
三、层次单排序与检验 | 第43-44页 |
四、层次总排序与检验 | 第44-45页 |
五、结果分析 | 第45-47页 |
第五章 实证研究:以徐州市20家名企为例 | 第47-55页 |
第一节 数据来源 | 第47-48页 |
第二节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第48-51页 |
第三节 样本企业参与灾害管理能力评价 | 第51-55页 |
一、样本企业参与灾害管理能力总体水平分布 | 第51-52页 |
二、样本企业能力指标分析 | 第52-55页 |
第六章 政策建议 | 第55-61页 |
第一节 完善企业参与机制 | 第55-56页 |
第二节 营造良好参与环境 | 第56-57页 |
第三节 政府观念需转变 | 第57-58页 |
第四节 重视自身社会责任 | 第58-59页 |
第五节 完善企业的捐赠制度 | 第59-61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附录 | 第67-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作者简历 | 第77-7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