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半导体制冷及其在动力电池热管理中的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8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5-19页
        1.1.1 交通能耗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第15-16页
        1.1.2 动力电池发展现状与趋势第16-17页
        1.1.3 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研究意义第17-18页
        1.1.4 半导体制冷的发展现状与研究意义第18-19页
    1.2 动力电池热管理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9-23页
        1.2.1 单体电池产热模型研究进展第19-21页
        1.2.2 单体电池热特性研究进展第21-22页
        1.2.3 电池组散热形式研究进展第22-23页
    1.3 半导体制冷国内外研究进展第23-26页
        1.3.1 半导体材料的研究进展第23-25页
        1.3.2 半导体制冷性能的研究进展第25-26页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第26-28页
第二章 半导体制冷的物理效应及其实验系统建立第28-43页
    2.1 半导体制冷的基本物理效应第28-33页
        2.1.1 赛贝克效应第28-29页
        2.1.2 珀尔帖效应第29-30页
        2.1.3 汤姆逊效应第30-31页
        2.1.4 焦耳热效应、傅里叶效应第31页
        2.1.5 金属的开尔芬关系式第31-33页
    2.2 实验系统的建立第33-36页
        2.2.1 实验系统介绍第34-35页
        2.2.2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第35-36页
    2.3 制冷系统元件的选择第36-42页
        2.3.1 半导体热电堆的选择第36-41页
        2.3.2 半导体制冷测温方法的选择第41-42页
    2.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三章 半导体制冷最佳工况的实验研究第43-66页
    3.1 半导体制冷最佳工况理论计算第43-47页
        3.1.1 一般制冷工况第43-44页
        3.1.2 最大制冷量工况第44页
        3.1.3 最大制冷系数工况第44-45页
        3.1.4 最佳工况第45-47页
    3.2 半导体制冷最佳工况的实验研究第47页
    3.3 不同工况下的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7-58页
    3.4 八种工况的综合实验结果研究第58-64页
        3.4.1 八种工况下各性能参数变化规律第58-60页
        3.4.2 最佳工况的实验确定第60-64页
    3.5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四章 半导体制冷电池模块设计与实验研究第66-79页
    4.1 半导体制冷动力电池模块设计原理第66-67页
    4.2 电池模块的结构设计第67-68页
        4.2.1 方形动力电池参数第67页
        4.2.2 模块外壳箱体设计第67-68页
        4.2.3 半导体热电堆的组装第68页
    4.3 半导体制冷电池模块实验测试第68-70页
        4.3.1 实验设备与方法第68-69页
        4.3.2 模块内T型热电偶的布置第69-70页
    4.4 常温工况下1C/3C/5C放电测试对比第70-75页
        4.4.1 模块内温度变化对比第70-74页
        4.4.2 模块内温度均匀性对比第74-75页
    4.5 高温工况下3C放电测试对比第75-77页
        4.5.1 模块平均温升对比第76-77页
        4.5.2 半导体模块常温和高温工况对比第77页
    4.6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结论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专利第86-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ézier曲面三角形上的高阶叠层向量基函数及其在矩量法中的应用
下一篇:新三板企业挂牌前后财务绩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