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气化、电能应用论文--电气照明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灯丝材料论文

BaMgAl10O17:Eu2+蓝色稀土荧光粉的沉淀法合成及其热劣化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5页
   ·发光与发光材料第10-13页
     ·发光第10页
     ·无机发光材料的组成第10-11页
     ·发光的物理过程第11-12页
     ·稀土发光材料第12页
     ·Eu~(2+) 的能级第12-13页
   ·BaMgAl_(10)O_(17):Eu~(2+) 的简介第13-16页
     ·BaMgAl_(10)O_(17) 的结构第13-15页
     ·Eu~(2+) 在BAM 中的位置第15-16页
   ·稀土荧光粉的制备方法第16-20页
     ·高温固相法第16-17页
     ·溶胶-凝胶法第17-18页
     ·燃烧合成法第18页
     ·喷雾热解法第18-19页
     ·化学沉淀法第19-20页
   ·BaMgAl_(10)O_(17):Eu~(2+) 的热劣化及研究现状第20-23页
     ·BaMgAl_(10)O_(17):Eu~(2+) 热劣化机理的研究第20-22页
     ·BaMgAl_(10)O_(17):Eu~(2+) 抗热劣化性能的研究进展第22-23页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内容第23-25页
     ·本文研究的目的第23页
     ·本文研究的研究内容第23-25页
第2章 实验方法第25-31页
   ·实验材料及设备第25-26页
     ·实验材料第25页
     ·实验设备第25-26页
   ·样品的制备第26-30页
     ·高温固相法第26页
     ·正向沉淀法合成BaMgAl_(10)O_(17):Eu~(2+)第26-27页
     ·反向沉淀法合成BaMgAl_(10)O_(17):Eu~(2+)第27-28页
     ·反向沉淀法合成S~(2-) 掺杂BaMgAl_(10)O_(17):Eu~(2+)第28-30页
   ·样品的测试第30-31页
     ·物相分析第30页
     ·形貌分析第30页
     ·荧光性能分析第30-31页
第3章 BaMgAl_(10)O_(17):Eu~(2+) 的共沉淀合成及其发光特性的研究第31-46页
   ·沉淀剂的选择第31-38页
     ·沉淀剂氨水对沉淀产物的影响第32页
     ·沉淀剂碳酸氢铵对沉淀产物的影响第32-36页
     ·沉淀法合成的BaMgAl_(10)O_(17):Eu~(2+) 的发光性能第36-38页
   ·Eu 2+ 的最佳掺杂量第38-40页
     ·Eu~(2+) 掺杂量对BaMgAl_(10)O_(17):Eu~(2+)物相影响第38-39页
     ·Eu~(2+) 掺杂量对BaMgAl_(10)O_(17):Eu~(2+)发光性能的影响第39-40页
   ·沉淀法与高温固相法合成BaMgAl_(10)O_(17):Eu~(2+) 的比较第40-44页
     ·合成方法对BaMgAl_(10)O_(17):Eu~(2+) 的XR D 图谱的影响第40-41页
     ·合成方法对BaMgAl_(10)O_(17):Eu~(2+) 的形貌的影响第41-43页
     ·合成方法对Ba_(0.9)MgAl_(10)O_(17):Eu_(0.1)~(2+) 的发光性能的影响第43页
     ·合成方法对Ba_(0.9)MgAl_(10)O_(17):Eu_(0.1)~(2+) 的热稳定性的影响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4章 S 离子掺杂对BaMgAl_(10)O_(17):Eu~(2+) 发光性能的影响第46-55页
   ·沉淀法合成S 掺杂的BaMgAl_(10)O_(17):Eu~(2+)第47页
     ·S~(2-) 离子的引入第47页
     ·实验过程第47页
   ·结果与讨论第47-54页
     ·S~(2-) 离子掺杂对BaMgAl_(10)O_(17):Eu~(2+) 的晶体结构的影响第47-49页
     ·S~(2-) 离子掺杂对BaMgAl_(10)O_(17):Eu~(2+) 的吸收光谱的影响第49-50页
     ·S~(2-) 离子掺杂对BaMgAl_(10)O_(17):Eu~(2+) 的激发光谱的影响第50-52页
     ·S~(2-) 离子掺杂对BaMgAl_(10)O_(17):Eu~(2+) 的热劣化性能的影响第52-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介孔碳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DSP与ARM双处理器的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