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核电厂DCS通讯网络可靠性保障技术研究与应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3-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2 研究目的第14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第14页
    1.4 本文结构第14-17页
第2章 通信网络可靠性研究现状第17-31页
    2.1 现有工业通信网络结构第17-20页
        2.1.1 现有主流现场总线特点第17-18页
        2.1.2 现有主流工业以太网特点第18-20页
    2.2 可靠性通信技术现状第20-29页
        2.2.1 常用工业总线可靠性技术第21页
        2.2.2 Control Net总线第21-22页
        2.2.3 Profibus-DP总线第22-23页
        2.2.4 CAN总线第23-24页
        2.2.5 工业以太网第24-29页
    2.3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3章 网络整体设计及现场总线可靠性分析第31-45页
    3.1 HRNNP设计原则第31-32页
    3.2 方案选择对比第32-38页
        3.2.1 方案一:Devicenet/Controlnet/Ethernet第32-34页
        3.2.2 方案二:EPA(DRP)第34-35页
        3.2.3 本次初步设计方案的比较第35-37页
        3.2.4 HRNNP系统整体可靠性概述第37-38页
    3.3 HRNNP安全区与非安全区Devicenet结构可靠性对比计算第38-43页
        3.3.1 随机高级Petri网(SHLPN)的基本概念和定义第38页
        3.3.2 HRNNP总线冗余可靠性评估第38-39页
        3.3.3 模块1和模块2的SHLPN模型建立第39-40页
        3.3.4 求解状态转移图第40-41页
        3.3.5 求解模块1和模块2的稳态可用度第41-42页
        3.3.6 HRNNP现场总线系统可靠性第42-43页
    3.4 HRNNP现场总线Device Net网络可靠性不足第43-44页
    3.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HRNNP devicenet总线协议栈 及可靠性保障技术实现第45-55页
    4.1 基于主从问答式的Device Net第45-50页
    4.2 时间预期机制第50页
    4.3 应用层CRC校验第50-51页
    4.4 改进的心跳机制第51-52页
    4.5 冗余机制第52-53页
    4.6 逐位倒置数据重发机制第53-55页
第5章 HRNNP平台测试第55-83页
    5.1 软硬件环境第55页
    5.2 测试报文第55-58页
    5.3 双冗余总线测试第58-60页
    5.4 通讯故障测试第60-77页
        5.4.1 报文重复(Unintended repetition)第61-62页
        5.4.2 报文丢失(Loss)第62-64页
        5.4.3 报文插入(Insertion)第64-66页
        5.4.4 报文乱序(Incorrect sequence)第66-68页
        5.4.5 报文损坏(Corruption of safety data)第68-71页
        5.4.6 报文延时(Unacceptable delay)第71-73页
        5.4.7 报文冒充(Masquerade)第73-76页
        5.4.8 寻址错误(addressing)第76-77页
    5.5 性能测试第77-81页
        5.5.1 安全区测试第77-80页
        5.5.2 安全层与非安全层对比测试第80-81页
    5.6 结论及解释第81-83页
第6章 总结及展望第83-85页
    6.1 总结第83页
    6.2 工作展望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核电站安全级DCS系统网关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HCV1b型core蛋白对Huh7细胞Plk1、CDK1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