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植物生态学论文--植物与生物环境论文

旋覆花根围优势AM真菌对白花三叶草耐盐碱特性影响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6页
    1.1 课题背景第9页
    1.2 AM真菌形态学鉴定方法应用的研究进展第9-11页
        1.2.1 AM真菌简介第9页
        1.2.2 AM真菌形态学鉴定的依据第9-10页
        1.2.3 形态学鉴定的辅助方法第10页
        1.2.4 形态学鉴定的局限性第10-11页
    1.3 AM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第11-14页
        1.3.1 PCR技术结合核酸序列分析第11-12页
        1.3.2 基于PCR技术的多态性扩增第12-13页
        1.3.3 核型的变性梯度电泳分析第13-14页
        1.3.4 其他分子生物学方法第14页
    1.4 AM真菌对植物耐盐碱性的影响第14页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4-16页
2 松嫩盐碱草地旋覆花根围AM真菌多样性研究第16-34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6-20页
        2.1.1 研究样地第16页
        2.1.2 样品采集与保存第16-17页
        2.1.3 AM真菌侵染率的测定第17页
        2.1.4 AM真菌孢子的分离第17页
        2.1.5 AM真菌的形态学鉴定第17页
        2.1.6 优势AM真菌菌种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第17-19页
        2.1.7 数据分析第19-20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0-32页
        2.2.1 旋覆花根围菌根共生结构特征第20页
        2.2.2 旋覆花根围AM真菌侵染状况第20页
        2.2.3 旋覆花根围AM真菌资源及分布第20-29页
        2.2.4 旋覆花根围优势AM真菌25S rDNA序列分析第29-32页
    2.3 本章小结第32-34页
3 AM真菌对白花三叶草耐盐碱特性影响的研究第34-49页
    3.1 试验材料第34页
    3.2 试验方法第34-36页
        3.2.1 复合盐碱胁迫及白花三叶草接种第34-35页
        3.2.2 白花三叶草AM真菌侵的观察第35页
        3.2.3 菌根依赖性测定第35页
        3.2.4 生长指标测定第35页
        3.2.5 光合指标测定第35-36页
        3.2.6 生理指标测定第36页
        3.2.7 数据分析第36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6-47页
        3.3.1 白花三叶草AM真菌侵染情况第36-37页
        3.3.2 白花三叶草菌根依赖性第37页
        3.3.3 白花三叶草个体生物量变化第37-38页
        3.3.4 AM真菌对白花三叶草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38-40页
        3.3.5 AM真菌对白花三叶草光合能力的影响第40-44页
        3.3.6 AM真菌对白花三叶草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第44页
        3.3.7 AM真菌对白花三叶草防御酶系统活性的影响第44-47页
    3.4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结论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7页
附录A 松嫩盐碱草地旋覆花根围AM真菌多样性第57-61页
附录B 复合盐碱胁迫60d白花三叶草生长状态第61-6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哈尔滨铁路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研究
下一篇:侧金盏(Adonis amurensis Regel et Radde)花芽分化和胚胎发育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