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构多核系统的在线调试技术的研究
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4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7-21页 |
1.1.1 NoC概述 | 第17-18页 |
1.1.2 多核SoC | 第18-19页 |
1.1.3 调试设计的基本内容 | 第19-20页 |
1.1.4 非入侵调试分析 | 第20-21页 |
1.2 相关研究工作 | 第21-22页 |
1.3 课题来源 | 第22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在线调试技术简介及目标系统简介 | 第24-34页 |
2.1 调试技术简介 | 第24-26页 |
2.1.1 在线仿真器 | 第24-25页 |
2.1.2 片上调试 | 第25页 |
2.1.3 几种调试方法的对比 | 第25-26页 |
2.2 目标系统简介 | 第26-31页 |
2.2.1 系统主控制器 | 第27-28页 |
2.2.2 通讯单元 | 第28页 |
2.2.3 运算簇 | 第28-30页 |
2.2.4 接口簇 | 第30-31页 |
2.3 在线跟踪调试的内在优势及其实现模型 | 第31-33页 |
2.3.1 在线跟踪调试的内在优势 | 第31-32页 |
2.3.2 在线跟踪实现模型 | 第32-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目标系统的在线调试技术研究 | 第34-47页 |
3.1 目标系统的具体调试需求 | 第34-36页 |
3.1.1 主控制器的在线跟踪与调试 | 第34页 |
3.1.2 各资源节点的调试需求 | 第34-35页 |
3.1.3 系统工作特殊调试机制需求 | 第35-36页 |
3.2 在线调试设计难点 | 第36-37页 |
3.2.1 跟踪数据流传输结构 | 第36页 |
3.2.2 压缩技术研究 | 第36页 |
3.2.3 数据流合成调度算法 | 第36页 |
3.2.4 高速数据导出 | 第36-37页 |
3.3 在线调试设计实现结构 | 第37页 |
3.4 在线调试的相关传输机制 | 第37-43页 |
3.4.1 调试控制命令的传输机制 | 第38-43页 |
3.4.2 在线跟踪数据传输机制 | 第43页 |
3.5 系统调试模式 | 第43-45页 |
3.5.1 在线跟踪调试模式 | 第43页 |
3.5.2 重放调试模式 | 第43-45页 |
3.5.3 系统状态可视化调试模式 | 第4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在线调试的设计与实现 | 第47-67页 |
4.1 核内在线跟踪单元 | 第47-53页 |
4.1.1 信号的采集 | 第47-50页 |
4.1.2 信号的分类 | 第50-51页 |
4.1.3 数据压缩和传输结构 | 第51-53页 |
4.2 核内状态分析单元 | 第53-54页 |
4.3 调试代理 | 第54-56页 |
4.4 跟踪总线仲裁 | 第56-62页 |
4.4.1 跟踪总线仲裁结构 | 第56-57页 |
4.4.2 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 | 第57-59页 |
4.4.3 四种调度实现方法 | 第59-62页 |
4.5 可视化模块实现 | 第62页 |
4.6 基于Aurora协议的高速输出模块 | 第62-65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五章 在线调试设计架构的验证 | 第67-81页 |
5.1 系统验证流程 | 第67-68页 |
5.2 典型功能模块的验证 | 第68-73页 |
5.2.1 核间跟踪数据流合成调度算法 | 第68-69页 |
5.2.2 跟踪数据流压缩 | 第69-71页 |
5.2.3 高速输出接口验证 | 第71-73页 |
5.3 特殊调试模式验证分析 | 第73-78页 |
5.3.1 软件重放的实例验证 | 第73-76页 |
5.3.2 硬件重放的实例验证 | 第76-77页 |
5.3.3 系统状态可视化的实例验证 | 第77-78页 |
5.4 实例化调试流程 | 第78-8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2页 |
6.1 总结 | 第81页 |
6.2 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