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品牌的品牌信任影响因素研究
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问题的提出 | 第14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3 论文的逻辑结构 | 第15-17页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5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20-36页 |
2.1 品牌理论发展概述 | 第20-25页 |
2.2 品牌信任理论 | 第25-29页 |
2.2.1 品牌信任的概念与形成机制 | 第25-27页 |
2.2.2 品牌信任的维度和影响因素 | 第27-29页 |
2.3 互联网品牌 | 第29-36页 |
2.3.1 互联网品牌的界定 | 第29-30页 |
2.3.2 互联网品牌的特点 | 第30-31页 |
2.3.3 互联网品牌理论发展 | 第31-33页 |
2.3.4 互联网品牌信任 | 第33-36页 |
第3章 理论模型构建及假设 | 第36-50页 |
3.1 互联网品牌信任模型构建 | 第36-41页 |
3.1.1 互联网品牌信任机制分析 | 第38-39页 |
3.1.2 互联网品牌信任影响因素选取 | 第39-40页 |
3.1.3 转移机制维度的因素提取 | 第40页 |
3.1.4 计算机制维度划分和因素提取 | 第40-41页 |
3.1.5 经验机制维度划分和因素提取 | 第41页 |
3.2 影响因素分析 | 第41-50页 |
3.2.1 诚实可靠层面的影响因素 | 第41-44页 |
3.2.2 安全层面的影响因素 | 第44-46页 |
3.2.3 品质层面的影响因素 | 第46-50页 |
第4章 研究设计 | 第50-55页 |
4.1 量表设计 | 第50页 |
4.2 问卷设计 | 第50-53页 |
4.3 样本选择 | 第53页 |
4.4 问卷修正 | 第53-54页 |
4.5 数据收集 | 第54-55页 |
第5章 实证分析 | 第55-73页 |
5.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5-58页 |
5.2 量表的效度与信度分析 | 第58-64页 |
5.2.1 量表的效度分析 | 第58-62页 |
5.2.2 量表的信度分析 | 第62-64页 |
5.3 假设检验 | 第64-73页 |
5.3.1 相关性分析 | 第64-67页 |
5.3.2 回归分析 | 第67-7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73-76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3-74页 |
6.2 研究的贡献和局限 | 第74-76页 |
6.2.1 研究的贡献 | 第74-75页 |
6.2.2 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 第75页 |
6.2.3 展望和启示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90页 |
附录 互联网品牌的品牌信任影响因素调查 | 第90-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