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公众满意度测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页
        1.2.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3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3页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第13-16页
        1.4.1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2 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2章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公众满意度的理论基础第16-27页
    2.1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概述第16-18页
        2.1.1 智慧校园相关概念界定第16-17页
        2.1.2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相关概念界定第17-18页
    2.2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理论框架第18-24页
        2.2.1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特征第18-19页
        2.2.2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目标第19-20页
        2.2.3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服务对象第20-21页
        2.2.4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内容第21-24页
    2.3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公众满意度理论第24-27页
        2.3.1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公众满意度的内涵第24-25页
        2.3.2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公众满意度的形成机理第25-26页
        2.3.3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公众满意度测评的意义第26-27页
第3章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的构建第27-35页
    3.1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构建的理论借鉴第27-29页
        3.1.1 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的建模思想第27页
        3.1.2 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在公共部门中的应用第27-28页
        3.1.3 国内关于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的研究第28-29页
    3.2 结构方程模型第29页
    3.3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公众满意度测评变量选取第29-35页
        3.3.1 潜在变量的选取第29-32页
        3.3.2 潜在变量间的关系假设第32页
        3.3.3 可测变量的建立第32-33页
        3.3.4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第33-35页
第4章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公众满意度测评实证研究第35-45页
    4.1 实证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第35-36页
        4.1.1 实证研究背景第35页
        4.1.2 实证研究目的第35页
        4.1.3 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分析第35-36页
    4.2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数据处理第36-40页
        4.2.1 调查问卷设计第36页
        4.2.2 数据收集第36-37页
        4.2.3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37-40页
    4.3 实证结果分析第40-42页
        4.3.1 模型检验第40页
        4.3.2 结果分析第40-42页
    4.4 对策建议第42-45页
        4.4.1 改善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公众满意度影响因素第42-44页
        4.4.2 有效推行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公众满意度测评第44-45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45-47页
    5.1 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第45页
    5.2 本文的创新点第45页
    5.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附录 XT大学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公众满意度研究调查问卷第50-52页
致谢第52-5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剪切模式下磁流变液层间传力特性研究
下一篇:介电弹性体发电机机电耦合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