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3页 |
1 柿属植物种质资源概述 | 第12-14页 |
1.1 柿属植物简介 | 第12页 |
1.2 柿属植物分布 | 第12页 |
1.3 柿品种分类 | 第12-13页 |
1.4 柿营养成分与药用价值 | 第13-14页 |
2 果实香气成分研究概述 | 第14-19页 |
2.1 果实香气成分作用 | 第14页 |
2.2 果实香气成分分类 | 第14-15页 |
2.3 果实香气成分的合成 | 第15-17页 |
2.3.1 果实香气成分的合成部位 | 第15页 |
2.3.2 果实香气成分的合成路径 | 第15-17页 |
2.3.2.1 脂肪酸为前提的合成路径 | 第16页 |
2.3.2.2 氨基酸为前提的合成路径 | 第16页 |
2.3.2.3 萜类化合物为前提的合成路径 | 第16-17页 |
2.3.2.4 类胡萝卜素为前提的合成路径 | 第17页 |
2.4 果实香气成分合成的影响因素 | 第17-18页 |
2.4.1 内部因素 | 第17-18页 |
2.4.2 外部因素 | 第18页 |
2.5 香气的提取 | 第18-19页 |
2.5.1 香气成分提取原理 | 第18页 |
2.5.2 香气成分提取方法 | 第18-19页 |
3 脱辅基类胡萝卜素 | 第19-22页 |
3.1 果实中常见的脱辅基类胡萝卜素 | 第19-20页 |
3.2 脱辅基类胡萝卜素的合成 | 第20-22页 |
3.2.1 脱辅基类胡萝卜素的化学合成 | 第20-21页 |
3.2.2 脱辅基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 | 第21-22页 |
3.2.2.1 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CCD的发现 | 第21页 |
3.2.2.2 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的功能 | 第21-22页 |
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柿果实基本品质指标分析 | 第23-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8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23-26页 |
1.2 主要试验仪器 | 第26-27页 |
1.3 试验方法 | 第27-28页 |
1.3.1 果实主要品质指标测定 | 第27页 |
1.3.2 果实颜色测定 | 第27页 |
1.3.3 果实可滴定酸测定 | 第27-28页 |
2 试验结果 | 第28-36页 |
2.1 柿果实主要品质测定 | 第28-32页 |
2.1.1 不同品种成熟期柿果实的主要品质测定 | 第28-30页 |
2.1.2 “小方柿”及“奶油柿”不同发育时期果实主要品质测定 | 第30-32页 |
2.2 柿果皮和果肉颜色评价 | 第32-36页 |
2.2.1 不同品种成熟期柿果皮颜色评价 | 第32页 |
2.2.2 不同品种成熟期柿果肉颜色评价 | 第32页 |
2.2.3 “小方柿”及“奶油柿”不同发育时期果皮和果肉颜色评价 | 第32-36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36-37页 |
第三章 不同柿品种成熟期果实香气成分分析 | 第37-7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39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37页 |
1.2 试剂 | 第37页 |
1.3 主要试验仪器 | 第37页 |
1.4 试验方法 | 第37-39页 |
1.4.1 SPME分析柿汁制备 | 第37页 |
1.4.2 1ppm的内标3-壬酮配制 | 第37-38页 |
1.4.3 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 | 第38页 |
1.4.4 色谱与质谱条件 | 第38页 |
1.4.5 定性定量方法 | 第38页 |
1.4.6 SPME萃取单因素试验 | 第38-39页 |
1.4.6.1 萃取温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第38页 |
1.4.6.2 萃取时间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第38-39页 |
1.4.6.3 样品量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第39页 |
1.4.7 SPME萃取参数条件建立 | 第39页 |
2 试验结果 | 第39-75页 |
2.1 SPME萃取效果的单因素试验 | 第39-44页 |
2.1.1 萃取温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第39-41页 |
2.1.2 萃取时间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第41-42页 |
2.1.3 样品量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 第42-43页 |
2.1.4 SPME最佳萃取条件的建立 | 第43-44页 |
2.2 不同类别柿品种成熟期果实香气物质分析 | 第44-74页 |
2.2.1 甜柿品种整果香气物质分析 | 第44-50页 |
2.2.2 甜柿品种果肉香气物质分析 | 第50-54页 |
2.2.3 涩柿品种整果香气物质分析 | 第54-64页 |
2.2.4 涩柿品种果肉香气物质分析 | 第64-74页 |
2.3 不同类别柿品种成熟期果实脱辅基类胡萝卜素分析 | 第74-75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75-77页 |
第四章 柿不同发育时期香气成分分析 | 第77-9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7-78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77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77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77页 |
1.4 试验方法 | 第77-78页 |
1.3.1 样品前处理 | 第77页 |
1.3.2 试验条件 | 第77页 |
1.3.3 定性定量 | 第77-7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8-88页 |
2.1 两品种柿果实不同发育时期香气物质分析 | 第78-88页 |
2.1.1 ‘小方柿’果实在不同发育时期香气物质分析 | 第78-83页 |
2.1.2 ‘奶油柿’果实在不同发育时期香气物质分析 | 第83-88页 |
2.2 两品种柿果实不同发育时期脱辅基类胡萝卜素成分分析 | 第88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