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5-21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15-17页 |
1.1.1 提高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需要 | 第15页 |
1.1.2 落实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需要 | 第15-16页 |
1.1.3 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 第16-17页 |
1.2 研究问题 | 第17-18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3 研究假设 | 第18页 |
1.3.1 高中生守恒观发展的研究假设 | 第18页 |
1.3.2 高中生守恒观培养的研究假设 | 第18页 |
1.4 研究设计 | 第18-19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1-28页 |
2.1 核心概念 | 第21-22页 |
2.1.1 化学基本观念 | 第21页 |
2.1.2 化学守恒观 | 第21页 |
2.1.3 学习进阶 | 第21-22页 |
2.2 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2.2.1 化学基本观念及化学守恒观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2.2.2 学习进阶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2.3 理论基础 | 第25-28页 |
2.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5-26页 |
2.3.2 元认知理论 | 第26-28页 |
3 高中生守恒观认识水平的调查研究 | 第28-56页 |
3.1 高中生守恒观认识水平的理论研究 | 第28-31页 |
3.1.1 高中生具备守恒观的表现 | 第30页 |
3.1.2 高中生守恒观认识水平的调查问卷编制 | 第30-31页 |
3.2 调查的设计和实施 | 第31-34页 |
3.2.1 调查目的 | 第31页 |
3.2.2 调查工具 | 第31页 |
3.2.3 问卷编制 | 第31-32页 |
3.2.4 高中生守恒观发展研究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32-33页 |
3.2.5 样本选取 | 第33页 |
3.2.6 调查实施 | 第33-34页 |
3.3 调查结果 | 第34-56页 |
3.3.1 高中生守恒观认识水平的整体发展情况 | 第34-35页 |
3.3.2 不同年级学生守恒观发展水平的比较 | 第35-37页 |
3.3.3 不同类型班级学生守恒观发展水平的比较 | 第37-43页 |
3.3.4 教师对学生守恒观发展水平影响的比较 | 第43-48页 |
3.3.5 学业成绩与学习者守恒观形成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 第48-49页 |
3.3.6 高中生守恒观发展典型访谈分析 | 第49-54页 |
3.3.7 小结 | 第54-56页 |
4 守恒观培养的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 | 第56-60页 |
4.1 守恒观培养的教学设计 | 第56页 |
4.2 守恒观培养的教学策略 | 第56-60页 |
5 高中化学教学中守恒观培养的实证研究 | 第60-76页 |
5.1 研究方案 | 第60-66页 |
5.1.1 研究目的 | 第60页 |
5.1.2 研究对象 | 第60-63页 |
5.1.3 研究方法 | 第63页 |
5.1.4 高中生守恒观培养的实施 | 第63-66页 |
5.2 研究结果 | 第66-76页 |
5.2.1 高中生守恒观培养研究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67页 |
5.2.2 教学实验后调查问卷研究结果 | 第67-71页 |
5.2.3 教学实验后测试成绩研究结果 | 第71-72页 |
5.2.4 高三学生守恒观培养典型访谈分析 | 第72-76页 |
6 研究结论 | 第76-78页 |
7 研究反思与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附录1 实验班与对照班成绩表 | 第82-84页 |
附录2 高二重点班高一第二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表 | 第84-85页 |
附录3 教学实验前调查问卷 | 第85-86页 |
附录4 教学实验前调查问卷中简答题典型示例 | 第86-88页 |
附录5 教学实验后调查问卷 | 第88-89页 |
附录6 教学实验后调查问卷典型示例 | 第89-93页 |
附录7 教学实验前测试卷 | 第93-96页 |
附录8 教学实验后测试卷 | 第96-99页 |
致谢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