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框架 | 第11-12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第14-26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2.1.1 联合风险投资的概念及特征 | 第14-15页 |
2.1.2 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及特征 | 第15-16页 |
2.1.3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及特征 | 第16-17页 |
2.2 风险投资研究综述 | 第17-20页 |
2.2.1 风险投资后管理 | 第17-18页 |
2.2.2 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 | 第18-20页 |
2.3 联合风险投资研究综述 | 第20-23页 |
2.3.1 联合风险投资动机 | 第20-21页 |
2.3.2 联合风险投资成本 | 第21-22页 |
2.3.3 联合风险投资绩效 | 第22-23页 |
2.4 联合风险投资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研究综述 | 第23-24页 |
2.4.1 风险投资与战略性新兴产业 | 第23页 |
2.4.2 联合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 | 第23-24页 |
2.5 文献评述 | 第24-2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联合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作用机理与假设 | 第26-33页 |
3.1 联合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作用机理 | 第26-28页 |
3.2 联合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研究假设 | 第28-32页 |
3.2.1 联合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直接效应假设 | 第28-29页 |
3.2.2 联合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间接效应假设 | 第29-3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我国风险投资行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 第33-47页 |
4.1 风险资本市场发展现状 | 第33-37页 |
4.1.1 机构数量和资本总量 | 第33-34页 |
4.1.2 资本来源和退出方式 | 第34-36页 |
4.1.3 投资绩效 | 第36-37页 |
4.2 风险资本市场发展特征 | 第37-42页 |
4.2.1 行业分布 | 第37-38页 |
4.2.2 地区分布 | 第38-39页 |
4.2.3 投资阶段 | 第39-40页 |
4.2.4 联合投资策略 | 第40-42页 |
4.3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 第42-44页 |
4.3.1 配套政策逐渐完善 | 第42页 |
4.3.2 创新能力日益增强 | 第42-43页 |
4.3.3 区域发展不平衡 | 第43-44页 |
4.4 联合风险投资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 第44-4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五章 模型实证分析 | 第47-63页 |
5.1 样本选择和分布情况 | 第47-48页 |
5.1.1 样本选择 | 第47页 |
5.1.2 样本分布 | 第47-48页 |
5.2 指标选取与模型设定 | 第48-50页 |
5.2.1 联合风险投资指标 | 第48页 |
5.2.2 治理结构指标 | 第48-49页 |
5.2.3 技术创新能力指标 | 第49-50页 |
5.2.4 模型设定 | 第50页 |
5.3 描述统计 | 第50-51页 |
5.4 回归结果分析 | 第51-61页 |
5.4.1 联合投资效果分析 | 第51-54页 |
5.4.2 联合投资在股权结构维度效果分析 | 第54-58页 |
5.4.3 联合投资在董事会结构维度效果分析 | 第58-61页 |
5.5 稳健性检验 | 第61-6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3-64页 |
6.2 对策建议 | 第64-67页 |
6.2.1 风险投资机构应优先采取联合策略 | 第64-65页 |
6.2.2 创新企业应积极引入联合风险资本 | 第65-66页 |
6.2.3 政府机构应促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 第66-67页 |
6.3 不足与展望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