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1 绪论 | 第10-14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 1.1.1 雾霾灾害频发,减排压力大 | 第10-11页 |
| 1.1.2 巴黎气候大会召开,全国碳交易市场即将建立 | 第11-12页 |
| 1.1.3 七个碳试点同时运行,市场表现活跃 | 第12-13页 |
| 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4页 |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4-25页 |
| 2.1 市场有效性的定义 | 第14-15页 |
| 2.2 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 第15-18页 |
| 2.2.1 金融市场有效性 | 第15-16页 |
| 2.2.2 房地产市场有效性 | 第16-17页 |
| 2.2.3 期货市场有效性 | 第17-18页 |
| 2.3 排放权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 第18-20页 |
| 2.3.1 二氧化硫排放权市场有效性 | 第18-19页 |
| 2.3.2 二氧化碳排放权市场有效性 | 第19-20页 |
| 2.4 关于碳交易市场的文献综述 | 第20-25页 |
| 2.4.1 碳交易市场的基本内涵 | 第20-22页 |
| 2.4.2 碳交易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 第22-23页 |
| 2.4.3 碳交易二级市场的主要产品 | 第23-24页 |
| 2.4.4 欧盟碳期货和我国碳期货 | 第24-25页 |
| 3 碳市场有效性定义及评估指标构建 | 第25-32页 |
| 3.1 碳市场有效性的定义 | 第25-27页 |
| 3.2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7-32页 |
| 3.2.1 配额分配情况—类威廉指标 | 第27-29页 |
| 3.2.2 长期价格平稳性情况—指标 | 第29-30页 |
| 3.2.3 市场活跃度—相对日均交易量指标 | 第30页 |
| 3.2.4 指标综合 | 第30-32页 |
| 4 基于试点碳市场的实证分析 | 第32-45页 |
| 4.1 基于配额分配的技术指标 | 第33-36页 |
| 4.2 基于长期价格平稳性的技术指标 | 第36-39页 |
| 4.3 二级市场交易量情况 | 第39-42页 |
| 4.4 综合排序 | 第42-45页 |
| 5 从金融角度对碳市场有效性的研究分析 | 第45-49页 |
| 5.1 随机游走的验证 | 第45-46页 |
| 5.2 碳市场的聚类分析 | 第46-49页 |
| 5.2.1 基于极值点法的聚类分析 | 第46-49页 |
| 6 政策建议 | 第49-52页 |
| 6.1 各个碳市场的发展分析 | 第49-51页 |
| 6.2 政策建议 | 第51-52页 |
| 7 主要结论与研究中的不足 | 第52-53页 |
| 7.1 主要结论 | 第52页 |
| 7.2 不足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附录 1:代码 | 第56-6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