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文章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2章 概念和基本理论 | 第17-21页 |
2.1 群体性事件的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2.1.1 对群体性事件的定义 | 第17页 |
2.1.2 对群体性事件性质的定义 | 第17-18页 |
2.2 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理论 | 第18-21页 |
2.2.1 社会冲突理论 | 第18-19页 |
2.2.2 社会燃烧理论 | 第19-20页 |
2.2.3 应急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第3章 基层群体性事件的现状及基层政府在应对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1-27页 |
3.1 基层群体性事件类型 | 第21页 |
3.2 基层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 第21-24页 |
3.2.1 参与者的社会阶层分布广泛 | 第21-22页 |
3.2.2 参与者的权利意识与规则意识觉醒不同步 | 第22-23页 |
3.2.3 公民即时响应的需求与政府信息披露迟滞的矛盾突出 | 第23-24页 |
3.2.4 新媒体与错误的价值观念加剧对抗性 | 第24页 |
3.3 基层群体性事件后果 | 第24-26页 |
3.4 基层政府在群体性事件应对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第4章 基层政府在群体性事件应对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 第27-33页 |
4.1 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 | 第27-28页 |
4.1.1 经济发展引发的利益纠纷增多 | 第27页 |
4.1.2 社会各阶层收入差距大 | 第27-28页 |
4.1.3 既得利益者对公众福祉的漠视 | 第28页 |
4.2 民主法制不健全 | 第28-30页 |
4.2.1 群众法律维权意识低 | 第29页 |
4.2.2 基层政府法律意识薄弱 | 第29页 |
4.2.3 司法保障存在漏洞 | 第29-30页 |
4.3 干群关系紧张 | 第30-32页 |
4.3.1 基层组织工作方式欠妥 | 第30-31页 |
4.3.2 稳定压倒一切的施政理念 | 第31-32页 |
4.3.3 公众维权意识的觉醒 | 第32页 |
4.4 其他外部因素 | 第32-33页 |
第5章 完善基层政府治理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建议 | 第33-41页 |
5.1 增强事前防范意识 | 第33-35页 |
5.1.1 建立健全机制 | 第33页 |
5.1.2 增强法制观念 | 第33-34页 |
5.1.3 营造遵法氛围 | 第34页 |
5.1.4 强化矛盾排查 | 第34-35页 |
5.2 科学规范事中处置方式 | 第35-38页 |
5.2.1 现场科学决策 | 第35-36页 |
5.2.2 事件全程跟踪 | 第36-37页 |
5.2.3 引导社会舆论 | 第37-38页 |
5.3 总结经验教训 | 第38-41页 |
5.3.1 畅通群众利益表达渠道 | 第38-39页 |
5.3.2 强化重点群体研判监控 | 第39-40页 |
5.3.3 建立事件处理长效机制 | 第40-41页 |
结束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