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的危机沟通策略研究--基于广西的案例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0页
    1.2 相关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2页
        1.2.1 突发事件的危机沟通国外研究综述第11页
        1.2.2 突发事件的危机沟通国内研究综述第11-12页
    1.3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3.1 个案分析与案例对比第12页
        1.3.2 系统分析法第12-13页
        1.3.3 跨学科交叉研究法第13页
        1.3.4 文献调查分析法第13页
    1.4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13-17页
        1.4.1 突发事件的界定第13页
        1.4.2 突发事件的特点分析第13-14页
        1.4.3 突发事件与相关概念的厘清第14页
        1.4.4 危机沟通的界定第14-15页
        1.4.5 危机沟通的渠道第15-16页
        1.4.6 危机沟通的研究理论第16-17页
        1.4.7 传播学知识的相关理论第17页
    1.5 地方政府的危机沟通第17-20页
        1.5.1 地方政府危机沟通的必要性第17-19页
        1.5.2 地方政府的危机沟通特点第19-20页
第二章 地方政府危机沟通的角色分析和制约因素第20-26页
    2.1 地方政府的危机沟通角色分析第20-22页
        2.1.1 危机沟通主体——地方政府第20-21页
        2.1.2 危机沟通客体——公众第21页
        2.1.3 危机沟通第三方——媒体第21-22页
        2.1.4 危机沟通第四角色——民间组织第22页
    2.2 地方政府的危机沟通制约因素第22-26页
        2.2.1 地方政府危机沟通主体的制约因素第22-23页
        2.2.2 地方政府危机沟通客体的制约因素第23-24页
        2.2.3 地方政府危机沟通第三方(媒体)的制约因素第24-25页
        2.2.4 地方政府危机沟通第四角色的制约因素第25-26页
第三章 广西危机沟通的现状:几起典型的案例分析第26-39页
    3.1. 广西危机沟通的概况第26-28页
        3.1.1 危机沟通发布协调督办机制的建设第26-27页
        3.1.2 危机沟通在政务绩效考评中的权重第27页
        3.1.3 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回应及其渠道第27页
        3.1.4 地方政府部门主动被动信息公开受理第27-28页
    3.2. 案例分析第28-34页
        3.2.1 广西南丹“7.17”矿难第28-30页
        3.2.2 广西河池、柳州“龙江河镉污染”事件第30-33页
        3.2.3 南宁城铁建设事故第33-34页
    3.3 广西地方政府危机沟通问题及原因探析第34-39页
        3.3.1 广西地方政府层面问题及原因探析第34-36页
        3.3.2 广西地方民众层面问题及原因探析第36-37页
        3.3.3 广西地方媒体层面问题及原因探析第37-39页
第四章 地方政府危机沟通的国内外经验启示第39-44页
    4.1 地方政府危机沟通的国外经验第39-40页
        4.1.1 美国构建危机沟通专门机构第39页
        4.1.2 英国危机沟通的“眼镜蛇”机制第39-40页
        4.1.3 日本政府的“政府-媒体”模式第40页
    4.2 国内地方政府危机沟通的经验第40-41页
        4.2.1 上海“11. 15”火灾事故地方政府的危机沟通第40页
        4.2.2 三亚“天价鱼”事件地方政府的危机沟通第40-41页
    4.3 对我国地方政府的危机沟通启示第41-44页
        4.3.1 应完备突发事件的危机沟通法律依据第41-42页
        4.3.2 应完善地方政府的危机沟通职能架构第42页
        4.3.3 应更新地方政府的危机沟通技术手段第42-44页
第五章 我国地方政府在突发事件中危机沟通的策略第44-52页
    5.1 地方政府危机沟通主体“政府-政府”模式第44-47页
        5.1.1. 营造地方政府内部危机沟通良性生态第44-47页
            5.1.2 搭建地方政府层面的危机沟通平台第44-45页
            5.1.3 完善地方政府的危机沟通的监督体系第45-46页
            5.1.4 完善地方政府危机沟通的法律依据第46-47页
    5.2 地方政府危机沟通客体“政府-公众”模式第47-48页
        5.2.1 转变地方政府与公众的危机沟通理念第47-48页
        5.2.2 丰富公众参与地方危机沟通的渠道第48页
        5.2.3 提高公民参与危机沟通的公共性与理性判断第48页
    5.3 地方政府危机沟通第三方“政府-媒体”模式第48-50页
        5.3.1 构建地方政府与媒体的新型管理关系第48-49页
        5.3.2 地方媒体经营体制的分项革新第49-50页
        5.3.3 从制度层面构建危机沟通的新闻发布体系第50页
    5.4 地方政府危机沟通第四身份“政府-民间组织”模式第50-52页
        5.4.1 提升地方民间组织的危机应对能力第50-51页
        5.4.2 提升民间志愿者在危机应对中的作用第51页
        5.4.3 以更开放的态度应对国际援助第51-52页
结语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致谢第56-5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室混凝土箱梁二维温度梯度实测与分析
下一篇:下承式钢箱系杆拱桥整体与局部分析及疲劳寿命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