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金融扶贫现状探析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引言 | 第7-11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 | 第7-8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7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7-8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8-9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9-1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0-11页 |
1.4.1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0页 |
1.4.2 论文的不足 | 第10-11页 |
2 论文相关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阐释 | 第11-16页 |
2.1 金融扶贫的相关概念 | 第11-13页 |
2.1.1 金融扶贫的含义 | 第11页 |
2.1.2 金融扶贫的特征 | 第11-12页 |
2.1.3 金融扶贫的相关主体 | 第12-13页 |
2.2 论文相关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2.2.1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 | 第13-14页 |
2.2.2 反贫困理论 | 第14-15页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5-16页 |
3 宁夏扶贫的情况调查 | 第16-20页 |
3.1 宁夏概况 | 第16-17页 |
3.1.1 宁夏地理与区域人口 | 第16页 |
3.1.2 宁夏经济与社会发展 | 第16-17页 |
3.2 宁夏扶贫情况概述 | 第17-20页 |
3.2.1 宁夏贫困状况介绍 | 第17-18页 |
3.2.2 宁夏扶贫工程沿革 | 第18-20页 |
4 宁夏金融扶贫实施的现状 | 第20-26页 |
4.1 金融扶贫工作推进加快 | 第20页 |
4.2 金融扶贫市场程度加深 | 第20-21页 |
4.3 金融扶贫目标指向明确 | 第21-22页 |
4.4 金融扶贫阶段成效显著 | 第22-23页 |
4.5 金融扶贫政策设计多样 | 第23-26页 |
5 宁夏金融扶贫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5.1 推进力度不到位 | 第26页 |
5.2 规章制度不合理 | 第26-27页 |
5.3 信用体系不健全 | 第27页 |
5.4 机构设点不全面 | 第27页 |
5.5 各方态度不正确 | 第27-28页 |
6 宁夏金融扶贫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8-30页 |
6.1 区域差异明显 | 第28页 |
6.2 工作人员劳动强度较大 | 第28页 |
6.3 各机构责任履行不到位 | 第28-29页 |
6.4 相关各方协调机制不畅 | 第29-30页 |
7 金融扶贫的相关经验的借鉴 | 第30-34页 |
7.1 国外金融扶贫的经验 | 第30-31页 |
7.1.1 日本农协金融扶贫模式 | 第30页 |
7.1.2 印度强制化政策改造 | 第30-31页 |
7.2 国内金融扶贫的经验 | 第31-34页 |
7.2.1 包商银行精准扶贫模式 | 第31页 |
7.2.2 甘肃普惠金融创新的发展 | 第31-32页 |
7.2.3 广西龙州边贸扶贫 | 第32-34页 |
8 提升宁夏金融扶贫实施有效性的建议 | 第34-38页 |
8.1 多方部门加强干部联系,捋顺工作机制 | 第34页 |
8.2 多方部门加强精准机制,保证到村到户 | 第34-35页 |
8.3 多方部门加强联动机制,拓展扶贫渠道 | 第35页 |
8.4 政府机关加强社保建设,引进民间力量 | 第35页 |
8.5 政府机关加强扶贫管理,减少扶贫阻力 | 第35-36页 |
8.6 金融机构加强扶贫力度,加深扶贫力度 | 第36-38页 |
9 结语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作者简介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