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DTI原理与方法 | 第15-26页 |
2.1 二阶扩散张量成像 | 第15-19页 |
2.1.1 磁共振成像原理 | 第15-16页 |
2.1.2 扩散加权成像原理 | 第16-18页 |
2.1.3 DTI原理 | 第18-19页 |
2.2 几种常用DTI技术 | 第19-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交叉纤维的成像方法 | 第26-43页 |
3.1 纤维交叉问题的提出 | 第26页 |
3.2 四阶扩散张量成像 | 第26-29页 |
3.3 高阶扩散张量成像 | 第29-31页 |
3.4 基于偏张量多极表示的纤维成像 | 第31-42页 |
3.4.1 扩散张量的不可约分解 | 第31-34页 |
3.4.2 偏张量的多极表示方法 | 第34-40页 |
3.4.3 基于偏张量多极表示的交叉纤维成像 | 第40-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实验成像与结果分析 | 第43-60页 |
4.1 实验数据提取 | 第43-45页 |
4.2 基于两种DTI技术的Maple程序实现 | 第45-48页 |
4.2.1 基于改进DTI技术的Maple编程实现 | 第45-47页 |
4.2.2 基于现有DTI技术的Maple编程实现 | 第47-48页 |
4.3 改进的DTI算法与DTI算法的对比 | 第48-51页 |
4.4 改进DTI方法的可靠性 | 第51-56页 |
4.4.1 主方向与极矢量方向间关系 | 第51-53页 |
4.4.2 不同角度交叉纤维的各向异性分析 | 第53-55页 |
4.4.3 基于改进DTI方法的实际纤维成像 | 第55-56页 |
4.5 基于两种算法对实际扫描数据成像对比 | 第56-5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5.1 总结 | 第60-61页 |
5.2 展望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A 四阶张量系数求解的自编Maple程序 | 第66-69页 |
附录B 二阶偏张量多极表示的自编Maple程序 | 第69-74页 |
附录C 二阶张量主方向的自编Maple程序 | 第74-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