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域保护规划方法研究--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 ·实践意义 | 第12页 | 
|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2-13页 | 
|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第13-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研究路线框架 | 第15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15-19页 | 
| ·自然地理 | 第15-17页 | 
| ·社会经济 | 第17-19页 |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9-31页 | 
| ·相关概念的辨析 | 第19-23页 | 
| ·水域 | 第19-22页 | 
| ·水资源与水资源规划 | 第22页 | 
| ·水面率 | 第22-23页 | 
| ·水域保护范围 | 第23页 | 
| ·水域保护相关研究现状 | 第23-27页 | 
| ·国外水域保护相关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 ·国内水域保护相关研究现状 | 第25-27页 | 
| ·水域保护相关理论 | 第27-31页 |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7-28页 | 
| ·生态平衡理论 | 第28页 | 
| ·环境承载力理论 | 第28页 | 
|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28-29页 | 
|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 第29-31页 | 
| 第3章 水域保护规划方法研究 | 第31-39页 | 
| ·水域保护规划的目标及任务 | 第31-33页 | 
| ·水域保护规划目标 | 第31页 | 
| ·水域保护规划定位 | 第31页 | 
| ·水域保护规划的要求 | 第31-32页 | 
| ·水域保护规划的核心任务 | 第32-33页 | 
| ·水域保护规划的技术路线 | 第33-37页 | 
| ·基础资料收集和分析 | 第33-34页 | 
| ·水域现状评价 | 第34-35页 | 
| ·规划分区 | 第35页 | 
| ·水域总体布局 | 第35-36页 | 
| ·水域保护规划 | 第36页 | 
| ·配套体系规划 | 第36-37页 | 
| ·规划编制的成果 | 第37-39页 | 
| 第4章 水域保护规划实证研究——以重庆渝北区为例 | 第39-69页 | 
| ·规划思路与规划目标研究 | 第39-40页 | 
| ·规划思路 | 第39页 | 
| ·规划范围与规划年限 | 第39页 | 
| ·规划目标 | 第39-40页 | 
| ·水域现状评价研究 | 第40-49页 | 
| ·现状水面率 | 第40-41页 | 
| ·水域的需求分析 | 第41-48页 | 
| ·水域现状评价 | 第48-49页 | 
| ·水域现状存在问题及分析 | 第49页 | 
| ·水域规划分区与总体布局研究 | 第49-57页 | 
| ·规划分区 | 第49-50页 | 
| ·分区现状水面率的确定 | 第50-51页 | 
| ·规划基本水面率的确定 | 第51-54页 | 
| ·规划水域总体布局 | 第54-57页 | 
| ·水域保护规划研究 | 第57-61页 | 
| ·水域保护等级 | 第57页 | 
| ·水域保护范围 | 第57-58页 | 
| ·水质保护目标 | 第58页 | 
| ·水域保护措施 | 第58-61页 | 
| ·相关配套体系规划研究 | 第61-69页 | 
| ·防灾减灾体系规划研究 | 第61-63页 | 
| ·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规划研究 | 第63-64页 | 
| ·水环境保障体系规划研究 | 第64-65页 | 
| ·水域生态与景观规划研究 | 第65-69页 | 
| 第5章 结语 | 第69-71页 | 
| ·研究结论 | 第69页 |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 致谢 | 第75-77页 | 
|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第77页 | 
| 发表论文 | 第77页 | 
| 参与课题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