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农业生物学论文--农业生态学论文

北方稻田立体种养殖模式氮磷迁移转化及调控机理研究

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3-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0-18页
        1.2.1 稻田立体种养殖模式第10-11页
        1.2.2 稻田氮磷迁移转化途径及特征第11-17页
        1.2.3 稻田氮磷调控措施研究第17-18页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第18-19页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8-19页
        1.3.2 研究内容第19页
        1.3.3 项目来源第19页
    1.4 技术路线第19-21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第21-25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21-22页
    2.2 试验田建设第22-23页
    2.3 试验设计第23-25页
        2.3.1 水肥管理第23页
        2.3.2 养殖管理第23-25页
第三章 北方稻田立体种养殖模式氮素利用率研究第25-37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5-30页
        3.1.1 供试材料第25-26页
        3.1.2 研究方法第26-29页
        3.1.3 样品分析方法第29页
        3.1.4 数据分析第29-30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0-34页
        3.2.1 灌溉、施肥和降雨氮素输入第30-31页
        3.2.2 氨挥发损失第31页
        3.2.3 侧渗液氮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第31-33页
        3.2.4 土壤固氮第33页
        3.2.5 水稻和水产品氮素输出第33页
        3.2.6 立体种养殖稻田氮素利用率第33-34页
    3.3 讨论第34-35页
    3.4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四章 北方稻田立体种养殖模式磷素流失负荷研究第37-45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37-39页
        4.1.1 供试材料第37页
        4.1.2 研究方法第37-39页
        4.1.3 样品与数据分析第39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39-43页
        4.2.1 灌溉、施肥和降雨磷素输入第39-40页
        4.2.2 土壤磷吸附量第40-41页
        4.2.3 水稻和水产品磷素输出第41页
        4.2.4 侧渗液磷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第41-42页
        4.2.5 稻田排水磷输出第42页
        4.2.6 立体种养殖稻田磷素流失负荷第42-43页
    4.3 讨论第43-44页
    4.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五章 北方稻田立体种养殖模式氮磷调控研究第45-49页
    5.1 稻田动植物共生系统第45页
    5.2 灌溉-排水循环系统第45-46页
    5.3 田埂-沟渠截留系统第46页
    5.4 调控效益分析第46-49页
        5.4.1 环境效益第47页
        5.4.2 经济效益第47-48页
        5.4.3 社会效益第48-4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49-51页
    6.1 结论第49-50页
    6.2 展望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7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57-59页
附录第59-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模因论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实验研究
下一篇:电化学DNA传感器的制备及生物小分子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