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前言 | 第8-21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10页 |
1.1.1 缓解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迫切需要 | 第8-9页 |
1.1.2 适应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 第9页 |
1.1.3 迎合北京市中考排球项目加试的需要 | 第9-10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2 实践价值 | 第10页 |
1.3 研究任务 | 第10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0-21页 |
1.4.1 目标设置理论的研究进展 | 第11-18页 |
1.4.2 自我效能感理论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1.4.3 已有研究的不足及可拓展性 | 第20-21页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1-29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21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1-29页 |
2.2.1 文献法 | 第21页 |
2.2.2 专家访谈法 | 第21-22页 |
2.2.3 心理测量法 | 第22-24页 |
2.2.4 实验法 | 第24-28页 |
2.2.5 逻辑法 | 第28页 |
2.2.6 数理统计法 | 第28-29页 |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29-49页 |
3.1 研究结果 | 第29-45页 |
3.1.1 实验前不同组别受试对象基础状态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29-33页 |
3.1.2 实验中期不同组别受试对象自我效能及排球自垫球成绩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33-37页 |
3.1.3 实验后不同组别受试对象自我效能及排球自垫球成绩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37-42页 |
3.1.4 实验前、中、后受试对象自我效能及排球自垫球成绩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42-45页 |
3.2 分析与讨论 | 第45-49页 |
3.2.1 不同目标设置对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影响的诠释 | 第45-46页 |
3.2.2 不同目标设置对初中生排球自垫球成绩影响的诠释 | 第46-48页 |
3.2.3 不同目标设置下初中生自我效能与排球自垫球成绩关系解释 | 第48-49页 |
4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4.1 结论 | 第49页 |
4.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附件 | 第56-63页 |
附件 1 | 第56-57页 |
附件 2 | 第57-61页 |
附件 3 | 第61-62页 |
附件 4 | 第62-63页 |
附件 5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