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3页 |
1.1 樱桃园常见4种果蝇的区别 | 第8-9页 |
1.2 铃木氏果蝇的分布 | 第9-10页 |
1.3 铃木氏果蝇害状特点 | 第10页 |
1.4 铃木氏果蝇的生活习性 | 第10-11页 |
1.4.1 年生活史 | 第10页 |
1.4.2 主要习性 | 第10-11页 |
1.5 果蝇的监测 | 第11页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3-16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3页 |
2.2 樱桃园果蝇种群动态调查 | 第13-14页 |
2.3 葡萄品种及果面创伤对樱桃果蝇发生的影响 | 第14页 |
2.3.1 葡萄果面线形创伤长度对果蝇发生的影响 | 第14页 |
2.3.2 葡萄果面点形创伤数量对樱桃果蝇发生的影响 | 第14页 |
2.3.3 不同葡萄品种对果蝇发生的影响 | 第14页 |
2.4 果蝇诱捕技术比较 | 第14-15页 |
2.4.1 不同诱捕器诱捕效果比较 | 第14页 |
2.4.2 不同诱剂诱捕效果比较 | 第14页 |
2.4.3 自制矿泉水瓶诱捕器上方放置彩色塑料球对樱桃果蝇诱捕效果的影响 | 第14-15页 |
2.5 数据处理 | 第15-16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第16-23页 |
3.1 樱桃园铃木氏果蝇的比例 | 第16页 |
3.2 樱桃园果蝇的田间种群动态 | 第16-17页 |
3.3 葡萄果面创伤对果蝇发生的影响 | 第17-19页 |
3.3.1 果面线形创伤长度对果蝇发生的影响 | 第17-18页 |
3.3.2 果面点形创伤对樱桃果蝇发生的影响 | 第18-19页 |
3.4 不同葡萄品种对果蝇发生的影响 | 第19-20页 |
3.5 不同诱捕器的诱捕效果比较 | 第20-21页 |
3.6 不同诱剂的诱捕效果比较 | 第21页 |
3.7 自制矿泉水瓶诱捕器上方放置不同颜色塑料球对果蝇诱捕效果的影响 | 第21-23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23-24页 |
4.1 樱桃园果蝇的发生动态 | 第23页 |
4.2 果面创伤对果蝇危害程度的影响 | 第23页 |
4.3 果蝇诱捕技术比较 | 第23-24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24-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致谢 | 第28-29页 |
作者简介 | 第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