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2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 | 第19-26页 |
·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旅游心理学理论 | 第19-20页 |
·旅游社会学理论 | 第20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0-21页 |
·相关概念 | 第21-23页 |
·文化感知 | 第21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第21-22页 |
·民间文学 | 第22-23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和保护原则 | 第23-26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 | 第23-24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 | 第24页 |
·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 | 第24-26页 |
3 金华黄大仙文化的内涵与旅游价值 | 第26-30页 |
·黄大仙文化的内涵 | 第26-27页 |
·信仰的形成与特质 | 第26页 |
·信仰之大兴 | 第26-27页 |
·黄大仙文化的由来及内涵 | 第27页 |
·黄大仙文化的传播路径与文化影响 | 第27-29页 |
·黄大仙文化的传播路径 | 第27-28页 |
·黄大仙文化的影响 | 第28-29页 |
·黄大仙文化的旅游价值 | 第29-30页 |
4 黄大仙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及问题探讨 | 第30-48页 |
·黄大仙文化的旅游开发概况 | 第30-31页 |
·黄大仙文化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调查分析 | 第31-36页 |
·问卷设计 | 第31页 |
·被调查游客的基本信息 | 第31-32页 |
·被调查游客对黄大仙文化的了解感知 | 第32-36页 |
·基于文化感知的黄大仙文化旅游开发保护现状感知研究 | 第36-38页 |
·游客对于黄大仙文化资源目前开发保护现状的感知 | 第36-37页 |
·游客对于黄大仙文化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态度取向的感知 | 第37-38页 |
·游客态度取向感知的信度分析 | 第38-39页 |
·游客态度取向感知的因子分析 | 第39-44页 |
·游客态度取向感知的方差分析 | 第44-48页 |
5 黄大仙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对策研究 | 第48-51页 |
·开发行之有效的营销战略 | 第48-49页 |
·加大黄大仙文化的推介力度 | 第48页 |
·加强各地黄大仙文化的合作交流 | 第48-49页 |
·举办特色黄大仙文化活动 | 第49页 |
·多方位的开发大众化的文化载体 | 第49-50页 |
·加大黄大仙旅游从业人员培养力度 | 第49-50页 |
·加强景区对应景观景点的建设 | 第50页 |
·以开发促进保护 | 第50-51页 |
6 结论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1页 |
·存在问题 | 第51-52页 |
·研究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附录A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第58-60页 |
附录B 黄大仙文化感知状况调查问卷 | 第60-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