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2.1 可用性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2 公交类App界面设计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3 本章小结 | 第10-11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3 研究内容框架 | 第13-15页 |
2 可用性理论的概念和评价方法 | 第15-22页 |
2.1 可用性理论的概述 | 第15-18页 |
2.1.1 可用性定义 | 第15-18页 |
2.2 可用性理论的评估方法 | 第18-20页 |
2.2.1 专家评估法 | 第19-20页 |
2.2.2 可用性测试法 | 第20页 |
2.2.3 调查法 | 第20页 |
2.2.4 用户模型法 | 第20页 |
2.3 可用性研究对于公交App界面设计的重要性 | 第20-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3 公交App界面设计研究 | 第22-32页 |
3.1 公交App界面设计的概念 | 第23-24页 |
3.2 公交App界面设计的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3.2.1 公交App界面设计中用户心理学体现 | 第24页 |
3.2.2 公交App界面设计中人机学原理体现 | 第24页 |
3.2.3 公交App界面设计中设计艺术学原理体现 | 第24-25页 |
3.3 公交App界面设计的设计要点 | 第25-31页 |
3.3.1 信息构架研究 | 第25-27页 |
3.3.2 交互方式研究 | 第27-28页 |
3.3.3 视觉色彩研究 | 第28-29页 |
3.3.4 图标文字研究 | 第29-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现有公交App界面设计可用性分析 | 第32-50页 |
4.1 眼动追踪技术 | 第32-33页 |
4.2 现有公交App界面设计有效性分析 | 第33-37页 |
4.2.1 实用性分析 | 第33-35页 |
4.2.2 通用性分析 | 第35-36页 |
4.2.3 安全性分析 | 第36-37页 |
4.3 现有公交App界面设计效率分析 | 第37-41页 |
4.4 现有公交App界面满意度分析 | 第41-45页 |
4.4.1 趣味性 | 第41-43页 |
4.4.2 新颖性 | 第43-44页 |
4.4.3 愉悦性 | 第44-45页 |
4.5 现有App界面可用性测试实验对比分析 | 第45-49页 |
4.5.1 现有公交App界面设计可用性测试方案 | 第45页 |
4.5.2 现有公交App界面设计可用性测试流程 | 第45-46页 |
4.5.3 公交App界面设计可用性评估结果 | 第46-4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5 基于可用性理论城市公交App界面设计实践 | 第50-62页 |
5.1 设计定位 | 第50页 |
5.2 设计说明与分析 | 第50-58页 |
5.2.1 设计方案 | 第50-51页 |
5.2.2 设计说明 | 第51-58页 |
5.3 效果图 | 第58-60页 |
5.4 对于"新界面"公交App界面设计可用性测试 | 第60-6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6 总结 | 第62-64页 |
6.1 结论 | 第62-63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A | 第68-69页 |
附录B | 第69-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