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导论 | 第11-21页 |
1.1 选题的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2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9-21页 |
2 本文研究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1-27页 |
2.1 本文研究有关的基本概念 | 第21-23页 |
2.1.1 居家养老服务 | 第21页 |
2.1.2 机构养老服务 | 第21-22页 |
2.1.3 城市社区 | 第22-23页 |
2.2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3-24页 |
2.2.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24-25页 |
2.2.3 社会嵌入理论 | 第25页 |
2.2.4 福利多元化理论 | 第25-26页 |
2.2.5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6-27页 |
3 城市居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需现状 | 第27-33页 |
3.1 老年人对养老服务方式的需求 | 第27-28页 |
3.2 经济保障现状 | 第28-29页 |
3.3 生活照料现状 | 第29-31页 |
3.4 医疗保障现状 | 第31-32页 |
3.5 精神慰藉现状 | 第32-33页 |
4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困境 | 第33-43页 |
4.1 政府责任不清 | 第33-37页 |
4.1.1 收入分配制度不完善 | 第33页 |
4.1.2 管理体制碎片化 | 第33-34页 |
4.1.3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运行不可持续 | 第34-36页 |
4.1.4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的不可持续 | 第36-37页 |
4.2 社会组织发展缓慢,参与度低 | 第37-39页 |
4.3 市场调节度低 | 第39-40页 |
4.4 家庭敬老、养老、助老观念弱化 | 第40-43页 |
5 国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经验及借鉴 | 第43-48页 |
5.1 国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经验 | 第43-46页 |
5.1.1 美国的居家养老服务 | 第43-44页 |
5.1.2 日本的居家养老服务 | 第44-45页 |
5.1.3 德国的居家养老服务 | 第45页 |
5.1.4 瑞典的居家养老服务 | 第45-46页 |
5.2 国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经验借鉴 | 第46-48页 |
6 促进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对策 | 第48-54页 |
6.1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 第48-50页 |
6.1.1 政府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职能的转变 | 第48-49页 |
6.1.2 加强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软硬件设施建设 | 第49-50页 |
6.2 促进社区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居家养老服务 | 第50-51页 |
6.2.1 社区参与 | 第50-51页 |
6.2.2 社会组织参与 | 第51页 |
6.3 提高市场参与社区居家养老的积极性 | 第51-52页 |
6.4 树立家庭敬老、养老、助老的社会风尚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后记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