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氧化锆负载Cu、PtAu催化甘油制备乳酸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10-24页
    1.1 甘油催化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3页
        1.1.1 生物柴油的应用及其发展现状第10-12页
        1.1.2 生物柴油副产物甘油第12-13页
    1.2 乳酸的生产第13-16页
        1.2.1 乳酸的应用第13-14页
        1.2.2 乳酸制备方法进展第14-16页
    1.3 甘油制备乳酸的研究第16-19页
        1.3.1 均相催化法第16-17页
        1.3.2 非均相催化法第17-19页
    1.4 氧化锆材料的合成和应用第19-21页
        1.4.1 氧化锆材料的合成方法第19-20页
        1.4.2 氧化锆材料的应用第20-21页
    1.5 论文的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21-24页
        1.5.1 立题依据第21-22页
        1.5.2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2章 实验部分第24-32页
    2.1 实验所用的主要试剂和仪器第24-26页
        2.1.1 实验中所用到的主要试剂第24页
        2.1.2 实验中所用到的主要仪器第24-26页
    2.2 仪器分析及方法第26-28页
        2.2.1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26页
        2.2.2 催化剂以及载体比表面和孔径分析(BET)第26页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分析(TEM)第26-27页
        2.2.4 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第27页
        2.2.5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第27页
        2.2.6 CO吸附原位红外光谱分析(CO-FTIR)第27-28页
        2.2.7 X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第28页
        2.2.8 程序升温还原分析(H2-TPR)第28页
        2.2.9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析(AAS)第28页
    2.3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28-31页
        2.3.1 甘油催化转化实验第29-30页
        2.3.2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HPLC)第30页
        2.3.3 校正因子的测定第30-31页
    2.4 催化反应产物定量计算方法第31-32页
第3章 氧化锆负载氧化铜催化甘油制备乳酸第32-54页
    3.1 引言第32-33页
    3.2 载体ZrO_2制备第33页
    3.3 催化剂制备方法第33-34页
        3.3.1 沉积沉淀法制备催化剂第33页
        3.3.2 共沉淀法制备催化剂第33-34页
        3.3.3 浸渍法制备催化剂第34页
    3.4 催化剂的表征分析第34-39页
        3.4.1 催化剂BET分析第34-35页
        3.4.2 催化剂的原子吸收及CuO粒径计算第35-36页
        3.4.3 催化剂的XRD分析第36-37页
        3.4.4 催化剂的H_2-TPR分析第37-38页
        3.4.5 催化剂XPS分析第38-39页
    3.5 催化剂活性测试第39-46页
        3.5.1 不同负载量及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39-40页
        3.5.2 反应温度对反应产物产率的影响第40-41页
        3.5.3 反应时间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41页
        3.5.4 反应压力对乳酸选择性的影响第41-42页
        3.5.5 甘油浓度对甘油转化率的影响第42-43页
        3.5.6 氧气气氛对反应产物的影响第43-44页
        3.5.7 催化剂的循环反应第44-46页
    3.6 循环后催化剂的表征分析第46-50页
        3.6.1 循环后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第46-47页
        3.6.2 循环后催化剂XPS分析第47-49页
        3.6.3 循环后催化剂XRD分析第49-50页
    3.7 CuO/ZrO_2催化剂催化反应机理第50-52页
    3.8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4章 氧化锆负载PtAu合金催化甘油制备乳酸第54-76页
    4.1 引言第54-55页
    4.2 载体氧化锆制备第55页
    4.3 催化剂制备第55-56页
        4.3.1 溶胶沉积法制备催化剂第55页
        4.3.2 浸渍法制备催化剂第55-56页
    4.4 催化剂的表征分析第56-65页
        4.4.1 催化剂BET分析第56页
        4.4.2 催化剂原子吸收分析第56-57页
        4.4.3 催化剂的XRD分析第57-58页
        4.4.4 催化剂的CO-FTIR表征第58-59页
        4.4.5 催化剂的XPS分析第59-62页
        4.4.6 催化剂的TEM表征第62-64页
        4.4.7 催化剂的高分辨表征(HRTEM)第64-65页
    4.5 催化剂活性测试第65-69页
        4.5.1 不同制备方法的催化剂对甘油催化活性的影响第65-67页
        4.5.2 温度为140℃不同Pt/Au比对甘油催化活性的影响第67页
        4.5.3 催化剂的循环反应第67-69页
    4.6 循环后催化剂的表征分析第69-73页
        4.6.1 循环后催化剂原子吸收分析第69-70页
        4.6.2 循环后催化剂XPS分析第70-71页
        4.6.3 循环后催化剂TEM分析第71-73页
    4.7 本章小结第73-76页
第5章 全文总结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6页
致谢第86-8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g-Cu/水滑石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合成β-酮酯的酯交换反应中的应用
下一篇:离子交换蒙脱土催化葡萄糖醇解制备乙酰丙酸甲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