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7页 |
1 水稻氮肥管理现状及氮肥损失 | 第11-12页 |
1.1 氮肥管理现状 | 第11-12页 |
1.2 氮肥使用过量带来的危害 | 第12页 |
2 水稻生长模型研究进展 | 第12-18页 |
2.1 作物生长模型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2.2 国内外水稻生长模型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2.3 作物氮素平衡模型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2.4 土壤中氮素转化过程模拟 | 第15-17页 |
2.5 作物对氮素的吸收与分配 | 第17-18页 |
3 氮肥管理情景模拟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4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9-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7页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材料方法 | 第27-35页 |
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27-29页 |
1.1 研究思路 | 第27页 |
1.2 技术路线 | 第27-29页 |
2 田间试验资料获取与收集 | 第29-31页 |
2.1 田间试验 | 第29-31页 |
2.2 数据获取及主要测定内容 | 第31页 |
2.3 历史气象数据 | 第31页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1页 |
3 水稻生长模拟模型简介 | 第31-33页 |
3.1 RiceGrow水稻生长模型 | 第32页 |
3.2 CERES-Rice模型 | 第32-33页 |
3.3 ORYZA2000模型 | 第33页 |
4 模型的检验与评价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
第三章 稻田氮素动态模拟 | 第35-5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42页 |
1.1 试验设计 | 第36-37页 |
1.2 土壤氮素循环模型 | 第37-39页 |
1.3 RiceGrow中土壤氮素的改进 | 第39-4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2-52页 |
2.1 土壤氮素动态 | 第42-45页 |
2.2 稻田土壤氮素运移的模拟分析 | 第45-52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52-55页 |
3.1 稻田氮素的动态变化 | 第53页 |
3.2 稻田氮素变化动态模拟比较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第四章 水稻植株和器官氮素吸收与分配模型的构建 | 第57-7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8-61页 |
1.1 资料获取 | 第58页 |
1.2 植株和器官氮素吸收与分配模型的构建 | 第58-61页 |
2 模型评价 | 第61-70页 |
2.1 氮浓度稀释曲线 | 第62页 |
2.2 模型校准 | 第62-63页 |
2.3 模型检验 | 第63-70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第五章 基于情景模拟的水稻氮肥情景模拟研究 | 第75-9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7-78页 |
1.1 资料获取 | 第77页 |
1.2 氮肥情景设置 | 第77页 |
1.3 数据处理 | 第77-78页 |
2 结果分析 | 第78-92页 |
2.1 历史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 | 第78-79页 |
2.2 模型参数校准 | 第79-82页 |
2.3 氮肥情景对产量、收益及AE的影响 | 第82-92页 |
2.4 推荐氮肥管理方案 | 第92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5页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第95-101页 |
1 讨论 | 第95-98页 |
1.1 土壤氮素循环模型的改进与验证 | 第95-96页 |
1.2 水稻植株和器官氮素吸收与分配模型的构建 | 第96-97页 |
1.3 氮肥情景对水稻产量、收入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研究 | 第97-98页 |
1.4 本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 第98页 |
1.5 今后的研究设想 | 第98页 |
2 结论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1页 |
在学期间发表或拟投稿论文和专利 | 第101页 |
在学期间参加的研究课题 | 第101-103页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