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脑内神经递质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1.1 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 | 第11-12页 |
1.1.2 脑内神经递质与脑缺血类疾病的关系 | 第12-14页 |
1.2 丹红注射液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1 丹参-红花药对—丹红注射液 | 第14-15页 |
1.2.2 丹红注射液的药理学作用 | 第15-17页 |
1.3 微透析技术在研究脑内代谢中的应用 | 第17-19页 |
1.3.1 微透析的简介 | 第17页 |
1.3.2 微透析技术在脑研究中的优势 | 第17-18页 |
1.3.3 脑微透析系统 | 第18页 |
1.3.4 MD-HPLC-ECD的在脑内神经递质检测中的优势 | 第18-19页 |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9-21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第二章 MD-HPLC-ECD检测脑内神经递质方法学的建立及优化 | 第21-33页 |
2.1 实验耗材 | 第21-22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2.1.2 药品及试剂 | 第21-22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2-23页 |
2.2.1 标准品的配制 | 第22页 |
2.2.2 HPLC-ECD检测条件优化 | 第22页 |
2.2.3 微透析灌流液和速率优化 | 第22-23页 |
2.2.4 数据处理 | 第23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23-31页 |
2.3.1 色谱条件的优化结果 | 第23-25页 |
2.3.2 专属性考察 | 第25页 |
2.3.3 线性及检测限 | 第25-28页 |
2.3.4 精密度和稳定性考察 | 第28页 |
2.3.5 灌流液的选择 | 第28-29页 |
2.3.6 探针体外回收率 | 第29-31页 |
2.4 讨论 | 第31-32页 |
2.5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MD-HPLC-ECD检测丹红注射液对大鼠海马区神经递质的影响 | 第33-43页 |
3.1 实验耗材 | 第33-34页 |
3.1.1 实验仪器 | 第33页 |
3.1.2 药品及试剂 | 第33-34页 |
3.1.3 实验动物 | 第34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3.2.1 大鼠海马区定位 | 第34页 |
3.2.2 脑微透析取样 | 第34页 |
3.2.3 HPLC-ECD检测条件 | 第34页 |
3.2.4 标准品的制备 | 第34-35页 |
3.2.5 数据处理 | 第35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35-41页 |
3.3.1 体内回收率实验 | 第35-36页 |
3.3.2 神经递质和酪氨酸检测结果 | 第36-40页 |
3.3.3 DSS线性、检测限及检测结果 | 第40-41页 |
3.4 讨论 | 第41-42页 |
3.5 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HPLC-Q-TOF-MS检测丹红注射液在体内代谢产物 | 第43-53页 |
4.1 实验耗材 | 第43-44页 |
4.1.1 实验仪器 | 第43页 |
4.1.2 药品及试剂 | 第43页 |
4.1.3 实验大鼠 | 第43-44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4-45页 |
4.2.1 给药及采样 | 第44页 |
4.2.2 组织处理 | 第44页 |
4.2.3 HPLC-Q-TOF MS检测条件 | 第44页 |
4.2.4 数据处理 | 第44-45页 |
4.3 结果 | 第45-51页 |
4.3.1 HPLC-MS谱图分析 | 第45-48页 |
4.3.2 化合物MS/MS鉴定 | 第48-51页 |
4.4 讨论 | 第51-52页 |
4.5 小结 | 第52-53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总结 | 第53页 |
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