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观念建构的高中化学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9页 |
绪论 | 第9-15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一、落实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需要 | 第9页 |
二、进行高中化学教学改革的需要 | 第9-10页 |
三、培养杰出人才的需要 | 第10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任务 | 第10-11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0页 |
二、研究任务 | 第10-11页 |
第三节 国外与国内相关研究 | 第11-15页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第11页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三、相关研究总结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5-21页 |
第一节 化学学科的发展与特点 | 第15-16页 |
一、古代化学的发展与特点 | 第15页 |
二、近代化学的发展与特点 | 第15页 |
三、现代化学的发展与特点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化学三重表征教学理论 | 第16-17页 |
一、化学宏观-微观-符号 | 第16页 |
二、约翰斯顿的理论思想 | 第16-17页 |
三、化学三重表征理论 | 第17页 |
第三节 认知学习理论 | 第17-18页 |
一、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 第17页 |
二、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 第17-18页 |
第四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8-21页 |
一、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 第18页 |
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 第18-19页 |
三、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 第19-21页 |
第二章 中学化学观念的理论构建 | 第21-31页 |
第一节 中学化学观念的内涵 | 第21-27页 |
一、中学化学观念的界定 | 第21-22页 |
二、中学化学观念的内容 | 第22-26页 |
三、中学化学观念的特点 | 第26-27页 |
第二节 中学化学观念的价值 | 第27-28页 |
一、认知论价值 | 第27页 |
二、教学论价值 | 第27-28页 |
第三节 化学观念建构的机制 | 第28-31页 |
一、化学观念建构的过程 | 第28-29页 |
二、影响观念建构的因素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基于观念建构的课程标准与教科书分析 | 第31-45页 |
第一节 基于观念建构的课程标准分析 | 第31-39页 |
一、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总体结构 | 第31页 |
二、课程内容标准与化学观念 | 第31-36页 |
三、观念的建构层级发展 | 第36-39页 |
第二节 基于观念建构的高中化学教科书分析 | 第39-43页 |
一、人教版教科书分析 | 第39-40页 |
二、苏教版教科书分析 | 第40-41页 |
三、鲁科版教科书分析 | 第41-43页 |
第三节 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编写建议 | 第43-45页 |
一、编写顺序建议 | 第43页 |
二、编写内容建议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基于观念建构的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 | 第45-59页 |
第一节 基于观念建构的教学策略 | 第45-49页 |
一、依据学生认知的教学策略 | 第45-47页 |
二、依据学科特点的教学策略 | 第47-49页 |
第二节 基于观念建构教学设计 | 第49-58页 |
一、教学设计思路 | 第49-50页 |
二、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 第50-58页 |
第三节 基于观念建构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 第58-59页 |
一、避免观念建构教学的泛化 | 第58页 |
二、避免观念建构教学的形式化 | 第58-59页 |
第五章 中学生化学观念建构的现状调查 | 第59-63页 |
第一节 调查实施 | 第59-60页 |
第二节 调查结果 | 第60-62页 |
第三节 调查结论 | 第62-6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第一节 研究的结论 | 第63页 |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 | 第63-64页 |
第三节 研究的展望 | 第64-65页 |
附录1 | 第65-67页 |
附录2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个人简历 | 第79-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