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2.1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3 概念界定 | 第11-16页 |
1.3.1 交通拥堵的界定 | 第11-12页 |
1.3.2 交通拥堵的成因 | 第12-15页 |
1.3.3 交通拥堵的危害 | 第15-16页 |
1.4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6-17页 |
第2章 北京市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表现和成因分析 | 第17-34页 |
2.1 北京市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表现 | 第17-20页 |
2.1.1 全路网严重拥堵 | 第17-19页 |
2.1.2 主、次干路交通拥堵日益严重 | 第19-20页 |
2.2 北京市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20-34页 |
2.2.1 城市发展和功能地位的影响 | 第21-29页 |
2.2.2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 第29-31页 |
2.2.3 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影响 | 第31-34页 |
第3章 国内外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经验启示 | 第34-38页 |
3.1 东京发达而人性化的轨道交通 | 第34-36页 |
3.2 伦敦实行收取拥堵费 | 第36-37页 |
3.3 香港和巴黎实行公交优先 | 第37-38页 |
第4章 解决北京市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对策建议 | 第38-48页 |
4.1 基于城市多中心理论的非首都功能疏解 | 第38-41页 |
4.1.1 疏解非首都功能,分散市中心优质资源 | 第39-40页 |
4.1.2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市道路 | 第40-41页 |
4.2 基于城市交通可持续理论的交通资源合理配置 | 第41-44页 |
4.2.1 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提高公交和自行车分担率 | 第41-42页 |
4.2.2 丰富和建设地铁、高架路等其他公共交通 | 第42-43页 |
4.2.3 停车场地施划 | 第43页 |
4.2.4 转变公民出行观念 | 第43-44页 |
4.3 基于政府管制理论的机动车总量控制 | 第44-45页 |
4.4 基于物联网理念的交通管理水平提高 | 第45-48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附录A 关于北京市交通拥堵状况的问卷调查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