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

搅拌车中混凝土流变性研究及应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21-48页
    1.1 研究背景第21-24页
    1.2 新拌混凝土流变性研究现状第24-28页
        1.2.1 各组分对流变性能的影响第25-26页
        1.2.2 流变力学模型的研究第26页
        1.2.3 流变性能测量的研究第26-28页
        1.2.4 工艺方式对流变性能的影响第28页
    1.3 新拌混凝土离散元研究现状第28-34页
        1.3.1 单相流模拟第29-30页
        1.3.2 悬浮颗粒模拟第30页
        1.3.3 离散颗粒群模拟第30-31页
        1.3.4 离散元模型第31-34页
    1.4 混凝土搅拌车运输研究现状第34-45页
        1.4.1 搅拌运输车第34-36页
        1.4.2 搅拌筒中混凝土流动的研究第36-38页
        1.4.3 匀质性研究第38-43页
        1.4.4 参数优化第43-45页
    1.5 本课题研究的来源、内容及意义第45-48页
第2章 混凝土流变学及加压流变仪研制第48-74页
    2.1 引言第48页
    2.2 流变学基础第48-50页
    2.3 混凝土流变特性第50-55页
        2.3.1 混凝土的组成第50-51页
        2.3.2 混凝土的工作性第51页
        2.3.3 混凝土的本构方程第51-53页
        2.3.4 混凝土悬浮物的粘度模型第53-54页
        2.3.5 混凝土的流变参数第54-55页
    2.4 新拌混凝土流变特性测试方法第55-60页
        2.4.1 工作性测试第55-56页
        2.4.2 流变参数测试第56-60页
    2.5 加压流变仪的研制第60-70页
        2.5.1 结构尺寸第61-64页
        2.5.2 驱动设计第64页
        2.5.3 相关电路设计和软件编译第64-66页
        2.5.4 流变模型第66-70页
    2.6 新拌混凝土流变参数的测量第70-73页
        2.6.1 加压流变仪与ICAR流变仪测量结果的比较第70-72页
        2.6.2 加载压力对混凝土流变参数的影响第72页
        2.6.3 静止时间对混凝土流变参数的影响第72-73页
    2.7 小结第73-74页
第3章 新拌混凝土流变行为的DEM模拟第74-92页
    3.1 引言第74页
    3.2 离散元法简介第74-75页
    3.3 新拌混凝土DEM模型的构造第75-79页
    3.4 新拌混凝土DEM模型微观接触参数的校准第79-89页
        3.4.1 坍落度试验第80-82页
        3.4.2 L箱流动试验第82-85页
        3.4.3 流变仪试验第85-88页
        3.4.4 DEM模型微观接触参数第88-89页
    3.5 组分含量对混凝土流变性能的影响第89-90页
        3.5.1 对坍落度试验的影响第89页
        3.5.2 对流变参数的影响第89-90页
    3.6 本章小结第90-92页
第4章 搅拌车中拌合物匀质性的表征及应用第92-136页
    4.1 引言第92页
    4.2 搅拌车中拌合物匀质性的表征第92-96页
        4.2.1 实验中拌合物匀质性的表征第93-94页
        4.2.2 模拟中全尺度衡量拌合物的匀质性第94-95页
        4.2.3 搅拌车中拌合物匀质性或离析机理研究第95-96页
    4.3 塑料球搅拌系统的DEM模型第96-103页
        4.3.1 DEM模型的建立第96-98页
        4.3.2 DEM模型微观接触参数的校准第98-103页
    4.4 塑料球搅拌系统DEM模型的验证第103-109页
        4.4.1 塑料球在搅拌车中流动的DEM模拟与实验研究第103-106页
        4.4.2 实验与DEM模拟结果的比较第106-109页
    4.5 运动参数对搅拌和出料性能的影响第109-113页
        4.5.1 对出料效率的影响第109页
        4.5.2 对搅拌匀质性的影响第109-112页
        4.5.3 对出料匀质性的影响第112-113页
    4.6 加载方式对筒中拌合物离析的影响第113-117页
        4.6.1 颗粒分布形貌第113-116页
        4.6.2 搅拌度第116-117页
    4.7 搅拌车中离析机理的研究第117-130页
        4.7.1 搅拌过程中轴向离析的转变第117-126页
        4.7.2 出料过程中轴向离析的转变第126-130页
        4.7.3 出料10份样品的BPC分布第130页
    4.8 搅拌筒模型尺寸对DEM模拟结果的影响第130-133页
    4.9 本章小结第133-136页
第5章 混凝土在搅拌运输车中流动性研究第136-164页
    5.1 引言第136页
    5.2 模型相似性的分析第136-141页
        5.2.1 相似的基本概念第136-137页
        5.2.2 相似准则第137-139页
        5.2.3 相似性在混凝土搅拌车建模中的应用第139-141页
    5.3 混凝土搅拌运输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第141-149页
        5.3.1 研究对象的三维建模第141-143页
        5.3.2 搅拌运输的实验研究第143-144页
        5.3.3 搅拌运输的DEM模拟第144-146页
        5.3.4 实验与模拟结果的比较第146-149页
    5.4 搅拌车中混凝土流动性的研究第149-153页
        5.4.1 整体运动分析第149-150页
        5.4.2 搅拌空间混凝土匀质性的变化第150-152页
        5.4.3 搅拌车中10份样品匀质性的变化第152-153页
    5.5 搅拌车中混凝土搅拌机理的研究第153-160页
        5.5.1 单个颗粒跟踪模拟第153-157页
        5.5.2 颗粒簇跟踪模拟第157-160页
    5.6 搅拌车中干颗粒与混凝土流动性的比较第160-162页
        5.6.1 搅拌筒中颗粒分布的比较第160-161页
        5.6.2 出料10份样品匀质性的比较第161-162页
    5.7 本章小结第162-164页
第6章 搅拌运输车工艺参数与结构参数优化第164-181页
    6.1 引言第164页
    6.2 工艺参数对出料匀质性和出料效率的影响第164-171页
        6.2.1 搅拌转速的影响第165-167页
        6.2.2 运输时间的影响第167-168页
        6.2.3 出料转速的影响第168-169页
        6.2.4 斜置角的影响第169-171页
    6.3 叶片结构参数优化第171-176页
        6.3.1 模拟方案的确定第171-174页
        6.3.2 出料匀质性分析第174-175页
        6.3.3 出料效率分析第175-176页
        6.3.4 叶片结构较优模型第176页
    6.4 叶片类型和工艺参数优化第176-180页
        6.4.1 模拟方案的确定第176-178页
        6.4.2 出料匀质性分析第178-179页
        6.4.3 出料效率分析第179页
        6.4.4 较优模型和对应工艺参数第179-180页
    6.5 本章小结第180-181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181-185页
参考文献第185-198页
致谢第198-199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第199-200页

论文共2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纳米结构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修饰及与铅酸电池混合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