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主要符号表 | 第8-9页 |
| 1 绪论 | 第9-14页 |
| ·LTE-A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 ·上行链路关键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信道估计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干扰抑制合并技术发展现状 | 第12页 |
| ·频偏估计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13-14页 |
| 2 上行传输技术 | 第14-23页 |
| ·物理层概述 | 第14-17页 |
| ·帧结构 | 第14-16页 |
| ·时隙结构与物理RE | 第16-17页 |
| ·SC-FDMA传输方案 | 第17-19页 |
| ·SC-FDMA原理 | 第17-18页 |
| ·DFT-S-OFDM系统框架 | 第18-19页 |
| ·上行物理信道 | 第19-22页 |
| ·上行物理共享信道 | 第19-21页 |
| ·上行物理控制信道 | 第2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3 上行链路的仿真实现及模块分析 | 第23-35页 |
| ·上行链路系统框图 | 第23-24页 |
| ·链路平台功能模块介绍 | 第24-27页 |
| ·GUI界面模块 | 第24-25页 |
| ·参数初始化模块 | 第25-26页 |
| ·原始信息bit生成和处理模块 | 第26页 |
| ·调制、预编码模块 | 第26页 |
| ·无线信道模块 | 第26-27页 |
| ·频偏补偿及信道估计模块 | 第27页 |
| ·仿真结果统计模块 | 第27页 |
| ·小区间干扰性能验证 | 第27-34页 |
| ·MRC原理 | 第28页 |
| ·IRC系统模型及原理 | 第28-30页 |
| ·LTE中MRC与IRC性能对比 | 第30-32页 |
| ·IRC和MRC均衡算法 | 第32-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4 信道估计算法研究与仿真 | 第35-47页 |
| ·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方法 | 第35-38页 |
| ·LS信道估计算法 | 第36页 |
| ·时域相关法 | 第36-38页 |
| ·改进信道估计算法 | 第38-42页 |
| ·频域加hanning窗的相关法 | 第38-39页 |
| ·简化DCT域降噪的时域相关法 | 第39-41页 |
| ·信道后处理算法介绍 | 第41-42页 |
| ·改进信道估计算法的仿真分析 | 第42-46页 |
| ·Hann窗高阶调制信道估计算法仿真结果SU-MIMO(1Tx 2Rx) | 第43-45页 |
| ·采用DCT的高阶调制信道估计算法仿真结果 | 第45-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5 频偏估计性能研究 | 第47-60页 |
| ·载波频偏对OFDM系统的影响 | 第47-49页 |
| ·IFO的影响 | 第48页 |
| ·FFO的影响 | 第48-49页 |
| ·频偏估计算法 | 第49-56页 |
| ·固定频偏的估计 | 第49-50页 |
| ·固定频偏与Doppler频偏相结合的估计 | 第50-52页 |
| ·改进频偏估计算法研究与仿真 | 第52-56页 |
| ·频偏补偿算法 | 第56-59页 |
| ·解调前补偿方法 | 第56-57页 |
| ·解调后补偿方法 | 第57-58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8-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 ·总结 | 第60页 |
| ·展望 | 第60-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 附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