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导论 | 第8-12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8-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重建与再造:权力在场与信仰主体性 | 第12-16页 |
一、玛纳斯大佛寺今昔 | 第12-13页 |
二、权力与信仰:寺院搬迁缘起的两种解说 | 第13-15页 |
三、重建与再造:信仰主体性的呈现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像法:超越世俗化的弘法策略 | 第16-22页 |
一、像法:一种弘法策略 | 第16-18页 |
二、大佛寺造像与寺院建修特征 | 第18-19页 |
三、玛纳斯大佛寺像法弘法策略的背后 | 第19页 |
四、政教、僧俗关系的重构 | 第19-22页 |
第三章 布施:寺院经济收入 | 第22-32页 |
一、近年寺院经济收入特征 | 第22-27页 |
二、寺院经济收入特征过程分析 | 第27-29页 |
三、寺院去商业化的选择 | 第29-30页 |
四、寺院经济收入对寺院再造影响分析 | 第30页 |
五、寺院经济未来 | 第30-32页 |
第四章 聚与散:寺内居士林 | 第32-44页 |
一、寺内居士林建立的动因 | 第32-34页 |
二、寺内居士林的组织结构概况 | 第34页 |
三、大佛寺寺内居士林与寺院组织结构变迁 | 第34-36页 |
四、玛纳斯大佛寺寺内居士林参与社会建设的各种现实路径 | 第36-39页 |
五、寺内居士林与寺院再造 | 第39-40页 |
六、寺院社会性与宗教性的张力 | 第40-44页 |
第五章 子孙寺庙:僧团 | 第44-52页 |
一、近现代中国寺院类型 | 第44页 |
二、心道法师在新疆的弘法活动及其影响 | 第44-48页 |
三、大佛寺僧团特征及其类型 | 第48-50页 |
四、寺院僧团发展策略 | 第50-51页 |
五、大佛寺僧团发展困境、过程的思考 | 第51-52页 |
第六章 展演:佛事活动 | 第52-57页 |
一、寺院活动情况 | 第52-54页 |
二、从寺院活动结构看寺院再造策略 | 第54-55页 |
三、大佛寺寺院活动特征 | 第55页 |
四、寺院活动功能效益分析 | 第55-56页 |
五、寺院活动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 第56-57页 |
余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62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