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社区教育比较研究--以上海市和台北市为例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21页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理论意义 | 第8页 |
·现实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目的及问题阐述 | 第9-11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9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9-11页 |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1-13页 |
·学习型组织理论 | 第11-12页 |
·终身教育的相关理论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资料来源与检测结果 | 第15-17页 |
·研究观点 | 第17-19页 |
·文献研究的总结 | 第19-21页 |
第2章 上海市与台北市社区教育背景与发展历程 | 第21-31页 |
·两岸社区教育发展概述 | 第21-23页 |
·上海市与台北市社区教育发展环境比较 | 第23-26页 |
·上海市社会背景 | 第23-24页 |
·台北市社会背景 | 第24-25页 |
·总结与评述 | 第25-26页 |
·上海市与台北市社区教育发展概况比较 | 第26-31页 |
·上海市社区教育发展阶段 | 第26-29页 |
·台北市社区教育发展阶段 | 第29-30页 |
·总结与评述 | 第30-31页 |
第3章 上海市和台北市社区教育理念与法律体制 | 第31-42页 |
·上海市与台北市社区教育理念比较 | 第31-34页 |
·上海市社区教育的基本理念 | 第31-32页 |
·台北市社区教育的基本理念 | 第32-33页 |
·总结与评述 | 第33-34页 |
·上海市和台北市社区教育的法律法规比较 | 第34-37页 |
·上海市关于社区教育的法律法规 | 第34-36页 |
·台北市关于社区教育的法律法规 | 第36-37页 |
·总结与评述 | 第37页 |
·上海市和台北市社区教育管理体制比较 | 第37-42页 |
·上海市社区教育管理体制 | 第38-40页 |
·台北市社区教育管理体制 | 第40-41页 |
·总结与评述 | 第41-42页 |
第4章 上海市和台北市社区教育机构与课程教学 | 第42-53页 |
·上海市和台北市社区教育的教育机构比较 | 第42-44页 |
·上海市的社区教育机构 | 第42页 |
·台北市的社区教育机构 | 第42-43页 |
·总结与评述 | 第43-44页 |
·上海市和台北市社区教育课程与活动比较 | 第44-49页 |
·上海市社区教育课程与活动 | 第44-45页 |
·台北市社区教育课程与活动 | 第45-48页 |
·总结与评述 | 第48-49页 |
·上海市和台北市社区教育队伍建设比较 | 第49-53页 |
·上海市社区教育队伍建设 | 第49-50页 |
·台北市社区教育的队伍建设 | 第50-51页 |
·总结与评述 | 第51-53页 |
第5章 上海市和台北市社区教育的比较和启示 | 第53-60页 |
·比较与分析 | 第53-58页 |
·上海市的经验与问题 | 第53-54页 |
·台北市的经验与问题 | 第54-55页 |
·上海市与台北市社区教育的比较 | 第55-58页 |
·上海市社区教育发展之路构想 | 第58页 |
·不足和可进步之处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 1 访谈提纲 | 第63-64页 |
附录 2 访谈人员名单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附件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