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生物学论文--土壤微生物学论文

旱生植物梭梭根际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分析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3页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25页
   ·旱生植物梭梭研究进展第13-14页
   ·土壤有益微生物研究进展第14-15页
   ·植物根际促生菌研究进展第15-22页
     ·根际促生菌对种子萌发的调控第16页
     ·根际促生菌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第16-18页
     ·根际促生菌对植物抵抗非生物胁迫的调控第18-22页
   ·极端环境下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第22-25页
     ·嗜冷微生物第22页
     ·嗜热微生物第22-23页
     ·嗜酸微生物第23页
     ·嗜碱微生物第23页
     ·嗜盐微生物第23-24页
     ·嗜压微生物第24-25页
第三章 梭梭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第25-51页
   ·材料和方法第25-30页
     ·实验材料第25-26页
     ·培养基第26页
     ·实验方法第26-29页
     ·技术路线第29-30页
   ·结果和分析第30-47页
     ·两地夏、冬季土壤含水量第30-31页
     ·两地土壤pH值第31页
     ·梭梭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基本形态特征第31页
     ·梭梭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第31-32页
     ·梭梭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分析第32-46页
     ·具有PRGR特性的细菌菌株的促生实验第46-47页
   ·讨论第47-51页
     ·两地夏、冬季土壤含水量第47页
     ·两地土壤pH值第47页
     ·梭梭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基本特征第47-48页
     ·梭梭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第48页
     ·梭梭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分析第48-50页
     ·具有PRGR特性的细菌菌株的促生实验第50-51页
第四章 交替赤杆菌属(Altererythrobacter)一新种的分离和鉴定第51-61页
   ·材料和方法第51-53页
     ·实验材料第51页
     ·培养基第51页
     ·实验方法第51-53页
   ·结果和分析第53-59页
     ·形态特征和生长特性第53-54页
     ·生理生化特征和化学分类特性第54-57页
     ·分子生物学特性第57-59页
   ·讨论第59-61页
第五章 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72页
个人简介第72-74页
导师简介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CASA模型的中卫沙坡头自然保护区NPP时空变化研究
下一篇:BAS1转录因子筛选及SERK4四种剪切方式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