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文化类公共建筑外环境景观的研究及评价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相关理论 | 第8-9页 |
·公共建筑 | 第8页 |
·文化类公共建筑 | 第8页 |
·文化建筑综合体 | 第8-9页 |
·建筑环境景观 | 第9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使用后评价的研究状况 | 第11-13页 |
·SD法的国外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SD法的国内研究状况 | 第12-13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主要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珠三角文化类公共建筑环境景观的调查研究 | 第17-40页 |
·调查区域概括及调查点的选取 | 第17-19页 |
·调查区域的概况 | 第17-18页 |
·调查点的选取 | 第18-19页 |
·文化类公共建筑的分类与外环境的调查研究 | 第19-30页 |
·文化类公共建筑的分类 | 第19-20页 |
·文化类公共建筑外环境的构成 | 第20-30页 |
·文化类公共建筑外环境地域特色 | 第30-39页 |
·地方文脉的保留 | 第30-37页 |
·人活动带来的地域特色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SD法对珠三角文化类公建环境景观的评价 | 第40-71页 |
·SD法的评价原理 | 第40页 |
·SD法的评价步骤 | 第40-57页 |
·SD法评定尺度表的建立与场景选取 | 第40-55页 |
·评价者的选择 | 第55-56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56-57页 |
·SD法评价结果 | 第57-70页 |
·不同学历的人对5个空间总体评价结果 | 第57-59页 |
·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群评价结果 | 第5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四章 SD法评价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第71-81页 |
·出入口广场空间的评价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71-73页 |
·出入口广场空间的评价结论 | 第71-72页 |
·出入口广场空间植被因子的评价结论 | 第72-73页 |
·休憩娱乐空间评价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73-74页 |
·娱乐休憩空间的评价结论 | 第73-74页 |
·休憩娱乐空间植被因子的评价结论 | 第74页 |
·通道空间的评价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74-76页 |
·通道空间的评价结论 | 第75页 |
·通道空间植被因子的评价结论 | 第75-76页 |
·水景空间评价结果分析与结论 | 第76-78页 |
·水景空间评价的结论 | 第77页 |
·水景空间植被因子的评价结论 | 第77-78页 |
·基础种植空间评价结果分析与结论 | 第78-80页 |
·基础种植空间的评价结论 | 第78-79页 |
·基础种植空间植被因子的评价结论 | 第79-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1-87页 |
·结论 | 第81-83页 |
·讨论与展望 | 第83-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1-92页 |
附录A:各空间类型评价场景的植物配置模式 | 第92-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