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杏树台矿区白云石—方解石成因矿物学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成因矿物学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白云石成因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 ·具体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 ·完成实物工作量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6-26页 |
| ·区域地层 | 第16-21页 |
| ·太古界五台群 | 第16-17页 |
| ·下元古界甘陶河群 | 第17-19页 |
| ·中元古界长城系 | 第19-20页 |
| ·古生界寒武系 | 第20-21页 |
| ·构造 | 第21-22页 |
| ·褶皱构造 | 第21-22页 |
| ·断裂构造 | 第22页 |
| ·岩浆岩 | 第22-24页 |
| ·火山岩与次火山岩 | 第22-23页 |
| ·侵入岩 | 第23页 |
| ·脉岩 | 第23-24页 |
| ·变质作用 | 第24-25页 |
| ·区域变质作用 | 第25页 |
| ·动力变质作用 | 第25页 |
| ·区域矿产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第26-46页 |
| ·矿区地质特征 | 第26-40页 |
| ·地层 | 第27-29页 |
| ·岩浆岩 | 第29-30页 |
| ·构造 | 第30-33页 |
| ·混合岩化作用特征 | 第33-34页 |
| ·变质作用和变质相 | 第34-35页 |
| ·围岩蚀变 | 第35-36页 |
| ·矿体分布 | 第36-40页 |
| ·矿石结构与构造 | 第40-42页 |
| ·矿石物质组分和类型 | 第42-45页 |
| ·矿石的矿物成分 | 第42页 |
| ·金属矿物 | 第42-43页 |
| ·非金属矿物 | 第43-44页 |
| ·矿石类型和品级 | 第44-45页 |
| ·矿石化学成分 | 第45-46页 |
| 第四章 白云石—方解石成因矿物学研究 | 第46-66页 |
| ·白云石—方解石矿物学研究 | 第46-51页 |
| ·白云石 | 第48-50页 |
| ·方解石 | 第50-51页 |
|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51-52页 |
|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52-53页 |
|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53-56页 |
| ·C、O同位素 | 第56-58页 |
| ·流体包裹体研究 | 第58-63页 |
| ·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第58-59页 |
|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及分析 | 第59-63页 |
| ·小结 | 第63-66页 |
| 第五章 矿床成因 | 第66-68页 |
| ·成矿流体性质、特征及来源 | 第66页 |
| ·成矿时代 | 第66-67页 |
| ·矿床成因分析 | 第67-68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 作者简介与科研情况 | 第74-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